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主题: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反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情况。鲍照也将寒士的不平倾泻到诗中。
手法: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中“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此诗起势突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愤不平之气。这是鲍照诗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后人称之时出奇警,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全诗写出鲍照内心本想有所作为,但又不愿蹀躞垂羽地顺应统治者,宁可还家自休息的牢骚愤怨,也控诉了当时出身下层而又为人方正的人不见容于世的社会现状。诗中所写的家庭之乐,是一种反衬,实际上要达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简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写景的特点。

参考答案:此诗是谢脁山水诗中的名篇,结构谨严,条理清楚,头两句,用两个典故比喻自己回望京都,“白日”六句,...

问答题

鲍照诗歌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

问答题

为什么山水诗能在南朝宋初产生?

参考答案:(1)魏晋以来流行归隐之风,一方面由于社会动荡,一方面门阀世族享有种种特权而不务实事,社会上有股归隐之风,在归隐中欣赏山...

问答题

谢灵运和鲍照在诗史上的地位。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

名词解释

永明体

参考答案: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

名词解释

大小谢

参考答案:指的是谢灵运和谢朓,,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又都存在着“有句无篇”的不足,所以世称&ld...

问答题

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内容: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一.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通过对草屋茅...

问答题

钟嵘《诗品》评左思诗“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参考答案:“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典”即典雅,多引史事;&ldquo...

问答题

简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妙处。

参考答案: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

问答题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

参考答案:渊明诗的题材主要可分5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田园诗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等;咏怀诗有《饮酒》...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