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2.0mm B.2.0mm以上 C.<0.5mm D.0.5~1.5mm E.1.5~2.5mm
A.可复性牙髓炎 B.有悬突 C.咬合高点 D.材料强度过高 E.充填材料未凝固
A.汽化作用 B.产热作用 C.声流作用 D.空穴作用 E.冲洗作用
A.血源感染 B.射线感染 C.牙髓暴露 D.牙本质小管 E.牙周途径
A.窝洞的形状 B.器械的硬度 C.洞壁的颜色 D.洞底的颜色 E.组织的硬度
A.4~5天 B.5~7天 C.1~2天 D.2~3天 E.3~4天
A.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B.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成纤维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D.牙骨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成牙骨质
A.活髓牙全冠预备后露髓 B.深龋去腐未净露髓 C.冠折露髓 D.深龋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 E.备洞意外穿髓
A.预计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 B.患者的敏感程度 C.洞壁牙体组织的颜色深浅 D.洞壁牙体组织的硬度 E.洞底的位置
A.釉质着色较牙本质深 B.在牙着色的同时,还有骨组织的着色 C.前牙着色比后牙明显 D.四环素的疗程数与着色程度呈正比 E.乳牙着色比恒牙明显
A.发育完成以前形成的牙本质 B.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C.牙本质小管的走行方向较原发性者有较大的变异 D.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 E.继发性牙本质呈不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