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876年,教会学校数量大增,学生人数也达到2万左右,但仍以小学为主。第二阶段开始于1877年的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基督教教会学校改变了过去零星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在教会内部,教会学校的独立性加强了,并着手讨论和解决教会教育的具体问题,如教科书、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考试制度及教学方法等,从而加速了教会学校的制度化发展,到19世纪末,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2000所左右,学生数增加到4万以上,而且办学层次更高,中等学校占10%,好多学校都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大学班组;而且多数教会学校,特别是位于沿海通商口岸的教会学校,已不再免费招收穷苦人家的孩子,而是吸收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和其他富裕家庭的子弟,收取较高的学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会教育的影响,还能在进行文化渗透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试析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人氏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全国深入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

问答题

简析洋务学堂的特点。

参考答案:洋务学堂是套种在传统封建教育体制边上的幼苗,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难脱其桎梏和影响,因此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

问答题

简述洋务学堂的发展概况。

参考答案: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

问答题

简述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和影响。

参考答案:早期教会学校集中在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小学程度的学塾;办学目的是...

问答题

简述太平天国教育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就文化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措施而言,太平天国从其革命主体(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一现实出发,对文字、文风与科...

问答题

教禁和闭关政策对传统封建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清自雍正元年(1723)实行全面教禁,驱逐传教士,这样就关闭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主要窗口;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封闭江...

问答题

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由于缺乏对外文化教育交流,自身也不注意变革,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

问答题

简析颜元对劳动教育的论述。

参考答案: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劳动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这是颜元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颜元的教育活动中,始终把向学生传授农业...

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

参考答案:第一,强调立志。王夫之十分重视“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立志是...

问答题

简析王夫之道德观的特点。

参考答案:王夫之的道德观具有以下特点:一,主张“天理”与“人欲”紧密相联,&ldq...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