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某校高三(8)班同学开展了以“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我国的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此后在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又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二: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测算认证的基础上,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交并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条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简称为“同票同权”。

参考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国家性质的体现。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选举法修正案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到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是行使立法权的体现。
⑤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某校高三(8)班同学开展了以“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我国的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此后在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又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二: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测算认证的基础上,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交并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条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简称为“同票同权”。

请你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测算认证的基础上获得的正体现了这一点。 ②根据...

问答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某校高三(8)班同学开展了以“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我国的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此后在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又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二: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测算认证的基础上,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交并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条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简称为“同票同权”。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参考答案:①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可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②实...

问答题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二: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以上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①必须提高政治素养。公民应当端正政治参与的态度,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②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必须坚持个人利益...

问答题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二: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情景二中,张某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参考答案:

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遭到损害。

问答题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二: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情景一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

参考答案:在政府网站上留言、给市长或政府职能部门写信、参加听证会、参加各类公众征集活动。如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

问答题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联合国安理会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增派3500人;世界银行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驻海地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紧急提供医疗等方面的援助;欧盟承诺大幅增加对海地的各类援助。中国也积极参与震后海地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向海地提供260万美元捐款。
2009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辩论性、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着相应责任。

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①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以实现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③中...

问答题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联合国安理会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增派3500人;世界银行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驻海地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紧急提供医疗等方面的援助;欧盟承诺大幅增加对海地的各类援助。中国也积极参与震后海地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向海地提供260万美元捐款。
2009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辩论性、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着相应责任。

震后海地得到众多国际组织援助,据此有人认为:“国际组织是处理国际事务的关键。”请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①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

问答题

材料: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此,国家将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逐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材料体现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参考答案: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问答题

材料: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此,国家将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逐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材料体现了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参考答案:材料体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量出台燃油...

问答题

2009年11月2日,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美丽的“百湖之市”武汉隆重召开,国内外关心和致力于湖泊保护与管理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深入研究探讨湖泊资源合理利用、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湖泊生态保护、湖泊污染控制等重大问题,交流和分享湖泊管理与保护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湖泊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根据这一背景材料,武汉市某校高三(6)班的同学决定就“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探究,现邀请你加入,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在保护水资源中应该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参考答案:①国家要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②要认真履...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