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唯物论角度:作为学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知识,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遵循学习规律,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
辩证法角度:①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构建知识网络,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②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我们一方面要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又要统筹兼顾各门课程的协调发展。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统筹各科的学习分配,争取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认识论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深化知识,同时将的学知识服务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有人认为,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减负一定能实现。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①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减负的实现。②中...

问答题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其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一。以下是师生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我们一上进心参与探究。“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例如机械的应试教育、繁重的课业负担等等。
请探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经济、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经济方面: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扼杀了学生个性,影响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问答题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通过遗址或通...

问答题

材料一: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材料二:国务院2009年9月27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65倍。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

问答题

材料一: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材料二:国务院2009年9月27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65倍。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请探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政治原因。

参考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③我国政府坚持对...

问答题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热点一:龙一直是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右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著名漫画。图左是中国“大龙”,图右的“龙尾”下面是代表世界的“小小寰球”,大家一看就明了它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为此,有专家建议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标志,因此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热点二:淮阴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韩信的故里,无名无姓的漂母和韩信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母爱”文化遗产。今年的5月20日,“2010东方母爱文化节”在江苏淮阴举行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文化创新,举行母爱主题雕塑大赛、漂母公祭、爱心论坛、公益演出等多项活动,弘扬淮阴“母爱之都”的文化内涵。


请你参加他们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淮阴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常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淮阴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文化强区的建设。

参考答案: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rd...

问答题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热点一:龙一直是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右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著名漫画。图左是中国“大龙”,图右的“龙尾”下面是代表世界的“小小寰球”,大家一看就明了它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为此,有专家建议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标志,因此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热点二:淮阴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韩信的故里,无名无姓的漂母和韩信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母爱”文化遗产。今年的5月20日,“2010东方母爱文化节”在江苏淮阴举行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文化创新,举行母爱主题雕塑大赛、漂母公祭、爱心论坛、公益演出等多项活动,弘扬淮阴“母爱之都”的文化内涵。


请你参加他们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当今时代实现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立足于社会实践,是...

问答题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热点一:龙一直是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右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著名漫画。图左是中国“大龙”,图右的“龙尾”下面是代表世界的“小小寰球”,大家一看就明了它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为此,有专家建议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标志,因此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热点二:淮阴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韩信的故里,无名无姓的漂母和韩信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母爱”文化遗产。今年的5月20日,“2010东方母爱文化节”在江苏淮阴举行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文化创新,举行母爱主题雕塑大赛、漂母公祭、爱心论坛、公益演出等多项活动,弘扬淮阴“母爱之都”的文化内涵。


请你参加他们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问答题

材料一《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这次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不断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进行民意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最大的亮点就是民众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 
材料三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却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认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不强。

请就如何增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利用班会、校会、社区服务等活动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问答题

材料一《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这次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不断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进行民意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最大的亮点就是民众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 
材料三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却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认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不强。

这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体现了法定节假日向民族传统节日倾斜的原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将民族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意义。

参考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将民族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传...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