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磨剪子来,戗菜刀……”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参观者正在通过点击电子触摸屏感受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原声。剃头挑子、招揽顾客的各种响器、同仁堂的药罐、全聚德的匾额、六必居的酱缸……“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上300余件展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历史、三百六十行等民俗文化,让参观者留连驻足。人们纷纷呼吁留下“祖先的记忆”。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指传统文化,即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材料一: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在我国民主制度中,第一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表现。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评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

④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⑤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问答题

材料一:和平解放6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2年,新疆生产总值仅为7.91亿元,1978年发展到39.07亿元,1997年突破1000亿元,2008年达到4203.41亿元。60年间,新疆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边防巩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也生动地诠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成功实践及其显示出来的旺盛生命力。
材料二: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学校的文本和音像教材等要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统一组织编写和制作,经审定后统一使用,未经审定的不得进入学校。

教育部、国家民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参考答案:①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现了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问答题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里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

参考答案: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实行计划生...

问答题

作为呈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以及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庆典项目,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材料一:此次展览表明:现代西方文明的很多方面,在罗马时就已经存在,人们能够追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展览本身是彰显差异的。人类的差异过去就有,将来还会继续存在,人类应该学习容忍这些差异,这样,我们才有和平的未来。”
材料二:针对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延声认为:“东方造型艺术的写意创造,是独特而经典的,其磅礴而雄强之势,令观者胸中激动与振奋不已。西方充满理想主义的写实手法与展现技巧高超美妙,无以伦比,令人惊叹。尽管东西方文明很多地方很难比较,此展将秦汉与罗马两个不同的文明放在一起展览,很是难得而且也很有意思。其“和而不同”的主旨将启发人们,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汇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东西方文明”如何才能在“和而不同”中共存并前行?

参考答案:一要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东方与西方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问答题

作为呈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以及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庆典项目,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材料一:此次展览表明:现代西方文明的很多方面,在罗马时就已经存在,人们能够追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展览本身是彰显差异的。人类的差异过去就有,将来还会继续存在,人类应该学习容忍这些差异,这样,我们才有和平的未来。”
材料二:针对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延声认为:“东方造型艺术的写意创造,是独特而经典的,其磅礴而雄强之势,令观者胸中激动与振奋不已。西方充满理想主义的写实手法与展现技巧高超美妙,无以伦比,令人惊叹。尽管东西方文明很多地方很难比较,此展将秦汉与罗马两个不同的文明放在一起展览,很是难得而且也很有意思。其“和而不同”的主旨将启发人们,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汇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材料一所说 “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中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这种“差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答题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思想运动是...

问答题

自2003年起,教育部分批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6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给试点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试题内容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的启示。

参考答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定正确的理想...

问答题

自2003年起,教育部分批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6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给试点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试题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

问答题

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各方的合作与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当前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认为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同欧盟、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力度。联系材料,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开展气候外交。

参考答案:①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②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要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

问答题

大气层中存在多种温室气体。瑞典科学家1896年发现,由于存在“温室效应”,地球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创造出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科学家此后经多次观察发现,如果温室气体增加,地球温度会因温室效应而不断上升,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9年2月初发表的报告中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在这里,“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全球变暖有两大特征:一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二是地球的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暴雨、大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该委员会提醒各国政府应及时制定对策,要加强信息交流,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联系材料,说明人类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过程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答案: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根据全球变暖的特...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