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这种对外政策和材料一中的生产方式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巩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问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概括其含义。

参考答案:

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以及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

问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自给自足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问答题

材料一: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材料二:18世纪中叶,由于海外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出口利润高,太湖地区的丝绸大量从广州出口,使国内丝价不断上涨。有大臣上奏说:“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致丝价日昂。”于是,乾隆二十四年颁布了一道谕旨,规定出洋的商船“每船准其配买土丝五千斤、二蚕湖丝三千斤(土丝和二蚕湖丝都是质地较差的丝)”,头蚕湖丝(优质蚕丝)禁止出口。
——据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海禁政策;禁止对外贸易,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

问答题

材料一: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材料二:18世纪中叶,由于海外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出口利润高,太湖地区的丝绸大量从广州出口,使国内丝价不断上涨。有大臣上奏说:“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致丝价日昂。”于是,乾隆二十四年颁布了一道谕旨,规定出洋的商船“每船准其配买土丝五千斤、二蚕湖丝三千斤(土丝和二蚕湖丝都是质地较差的丝)”,头蚕湖丝(优质蚕丝)禁止出口。
——据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为解决国内丝价不断上涨的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

参考答案:

限制蚕丝出口的数量;禁止优质蚕丝出口。

问答题

材料一: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材料二:18世纪中叶,由于海外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出口利润高,太湖地区的丝绸大量从广州出口,使国内丝价不断上涨。有大臣上奏说:“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致丝价日昂。”于是,乾隆二十四年颁布了一道谕旨,规定出洋的商船“每船准其配买土丝五千斤、二蚕湖丝三千斤(土丝和二蚕湖丝都是质地较差的丝)”,头蚕湖丝(优质蚕丝)禁止出口。
——据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清朝政府对铁锅出口有什么规定?

参考答案:

严禁铁锅出口。

问答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中国政府实行海禁(或者闭关锁国)政策

问答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归纳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产生于怎样的历史条件下?

参考答案:

材料二的经济思想是“工商皆本”;
历史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