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腰部疼痛就诊,属于中医"腰痛"的范畴,腰为肾之府,任督冲带和膀胱经均与腰部相关,使得经络畅通,气机舒达,故能伸张自如,不觉痛困。患者中年男性,病史已有5年,且近日有跌仆史,新陈瘀血阻滞经脉,气机调达不畅,不通则针刺样疼通。瘀血内阻,影响津液正常代谢,不能上承舌面,故微渴;营血上荣舌面,故不欲饮。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志,瘀血内阻而心神失养故夜寐不安。舌脉之象均为瘀血内阻的征象。
西医诊断依据:
患者既往腰痛病史明确,近日因跌倒病情加重,同时伴发右侧大腿的放射性疼痛。腰椎CT示:L4、L5椎间盘向四周膨大膨出,并见向右后超出椎体边缘,硬膜囊明显受压,右侧椎神经受压。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西医鉴别诊断:
腰椎结核:腰痛可伴有坐骨神经痛,常有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腰部强直,下腹部可触及冷脓肿,血沉加快。X线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边缘骨质破坏。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腰痛
中医证候诊断:瘀血内阻证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桃仁15g;红花20g;川芎10g;当归15g;香附15g;牛膝15g;地龙1条;秦艽15g;羌活10g;没药8g;五灵脂10g(包煎);炙甘草1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在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糖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加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如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病例摘要:
张某,45岁,女性,教师。
因为经常伏案工作,10年前开始,经寒出现颈肩部不适,伴有头晕头痛,疼痛向右侧上肢放射,转头或仰头时加重,无恶心呕吐,无晕倒,无踩棉花感,在当地医院行针灸、推拿、输液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来诊。刻下症:颈肩部疼痛,不能转头,疼痛感向双侧上肢放射,以右侧为主,受风或受寒时加重,伴头晕头痛,偶尔恶心,未见呕吐,口不渴,纳眠均可,大便近日偏稀,一日3次。
查体:颈部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僵硬现象,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颈部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3~5椎体骨赘形成,项韧带钙化。颈部CT示:C33~5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神经根受压。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肩周炎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中年女性病人,长期伏案工作后,出现颈肩部疼痛,不能转头,疼痛感向双侧上肢放射,以右侧为主,受风或受寒时...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40岁,2014年3月就诊。
因经行腹痛3年入院。既往月经尚规则,7/(23~28)天,量中,痛经(-)。5年前患者因足月臀位妊娠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3年前开始出现腹壁伤口处周期性疼痛,于经期出现,经后缓解。自扪及切口处包块直径约2cm,近3年包块逐渐增大至3cm。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沥不断,经期腹痛剧烈难忍,拒按,血块多,两胁胀满,面色晦暗。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异常。耻骨联合上2横指可见横切口长约13cm,愈合好,切口左侧瘢痕皮下可及直径3cm质硬结节,边界不规则,轻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常大,质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舌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弦。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子宫5.0cm×4.2cm×4.0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光滑,居中,厚0.6cm,回声均匀,左卵巢2.6cm×2.0cm,大小形态正常,内部结构清楚,右卵巢3.4cm×1.8cm,大小形态正常,内部结构清楚。盆腔未见游离液性暗区,于左侧下腹部皮下组织可见3.2cm×3.1cm×1.1cm低回声块影,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卵巢恶性肿瘤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中年女性,瘀血积结,气血不畅,每于行经腹痛剧烈,拒按,两胁胀满,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易某,女,50岁,教师。
患者近半年觉头痛头晕,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腰膝酸疼,口干口苦,月经紊乱,经期延后,经量少,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查体:T36.3℃,P78次/分,R19次/分,BP110/68mmHg,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示:阴道正常无畸形,宫颈光滑,宫体大小正常,无抬举痛,附件部位无压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辅助检查:妇科B超示无异常。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中年女性,50岁,经断前后,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天癸渐竭,肾阴不足,精血衰少,髓海失养,故头晕...

问答题

病例摘要:
倪某,男,34岁。
患者从3年前感到左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经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病情加重夜间剧痛难忍,彻夜不眠,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治疗一个月疗效甚微,医师建议高位截肢,患者未同意。4个月前出现左足肿痛,左大趾发黑溃烂,剧痛难忍。身热口干,便秘溲赤。
查体:T36.5℃,P98次/分,R19次/分,BP110/80mmHg。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左足肿痛,肤色青紫,趾爪甲脱落,趾尖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行走艰难,抬腿试验剧痛难忍。切诊: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辅助检查:B超提示:左小腿胫后及足背动脉闭塞。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年青男性,左足肿痛,左大趾发黑溃烂,剧痛难忍,属中医"脱疽"范畴。气血瘀滞,郁久化热,或湿热入侵,湿热...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女,36岁。2013年6月就诊。
患者近半年来精神郁闷,心烦易怒。4个月前,偶感双乳房有肿块,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两侧乳房胀痛,偶有刺疼,且乳房肿块随乳房情志波动而增大,精神郁闷,胸闷气短。
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双侧乳房上方可触及如鸡蛋大囊性肿块,质软、活动、无压疼、皮色不变,与胸部无粘连,乳头无异常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弦。
辅助检查:钼靶X线片:乳腺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样阴影;密度高于乳腺腺体,边界尚光整。无明确异常钙化影,可见"透明晕圈"征。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乳腺炎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年轻女性,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乳房,经脉阻塞不同,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

问答题

病例摘要:
麻某,女,32岁,汉族。
平素体健,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后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体温不高,但无恶心及呕吐,无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右下腹持续性疼痛,疼痛拒按,喜饮冷水,不思饮食,大便2日未行。
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10/60mmHg。腹部平坦,无明显胃肠型及包块;腹肌无异常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叩痛,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如常,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舌红苔黄腻,脉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6×109/L,N66%,CRP58mg/dl。腹部CT示:阑尾肿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内科急腹症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饮食不节或寒温不适或情志所伤,损及肠胃,引起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痈...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段某,女,58岁,退休干部。2014年6月就诊。
主诉口干舌燥,烦渴多饮3年。患者平素喜吃甜食,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每天饮水至少10斤,未曾诊治。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尿有甜味,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糖阳性。空腹血糖:12.3mmol/L。血清糖化血红蛋白10.2g/dL。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应激状态的血糖升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多饮、多尿、尿有甜味"为主症,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患者长期嗜食肥甘,损伤...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男,27岁,在读研究生。2014年9月就诊。
一侧腿部因磕碰引起大片紫癜不消,继而另一侧腿部也发生大片紫癜。无其他不适。饮食睡眠尚可,口渴、尿黄便秘。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腹部多个点状皮下出血点,两腿从上到下都是连成片的紫癜,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PLT12×109/L。骨穿结果如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比约为3.3:1。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59.5%。各阶段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18.5%,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全片见200余个,分类细胞25个:原始巨核细胞1个,幼稚巨核细胞8个,颗粒型巨核细胞16个,产生血小板巨型0个,血小板少见。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皮肤紫斑"为主症,属于中医"血症"范畴。患者外受火热之邪,火热偏盛,迫血妄行,血溢于肌肤脉络之...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沈某,男,39岁,公司职员。2014年5月就诊。
乏力、皮肤紫斑半年。半年前无诱因发现,间断下肢皮肤出血点,轻度碰撞即出现瘀斑,可自行吸收,服过20多剂中药不见好转。刻下症见:倦怠神疲嗜卧,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畏寒喜暖。
查体:T36℃,P10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皮下出血点,右侧膝盖处可见约2cm×3cm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舌质紫暗,有瘀点和瘀斑,脉细或涩。
辅助检查:血常规:Hb45g/L,RBC1.5×1012/L,网织红细胞0.1%,WBC3.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65%,单核细胞5%,PLT35×109/L。血清铁蛋白210μg/L,血清铁170μg/dl,总铁结合力280μg/dl。BM:髂骨:骨髓增生程度重度减低,淋巴细胞比例75%。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乏力、皮肤紫斑"为主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患者久病伤肾,肾气不足,脾失所养,气不摄血,血溢...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女,47岁,干部。2014年9月就诊。
疲劳、头晕3年,加重1周。患者最近3年来经常自觉头晕,易于疲劳,每于月经后加重,月经量多,平素纳差倦怠,食后腹胀,便溏。1周前再值月经,加之此前父亲去世过度悲痛与劳累,月经量非常多,血色淡。神疲倦怠,食少纳差,腹胀便溏,懒言嗜卧,心悸失眠。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口唇爪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66%,RBC3.0×1012/L,Hb90g/L。血清铁浓度2.98μmol/L,总铁结合力90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慢性病性贫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疲劳,头晕"为主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患者素体脾气虚弱,脾虚则运化失调,故纳差,食后腹胀,...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