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A.难点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B.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C.难点是固定不变的,重点是随时变化的
D.难点一定不是教学的重点

单项选择题

A.教学问题
B.教师问题
C.考试问题
D.课程问题

单项选择题

A.探索性趣味性学习方法
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D.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方法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学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部分内容: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学探究】
取两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3-3所示),其中1支试管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另1支试管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片刻后,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二者是否出现了区别?


问题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2:你所得到的信息中能获得什么结论?
室温下,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的氧化反应"等知识。

问题:
(1)回答材料二"科学探究"中的问题1和问题2。
(2)完成"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参考设计】(1)问题1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甲烷、氯气要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②光照会影响氯气与甲烷反应。问题2可以...

问答题

背景材料: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老师: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1:可能生成NaOH、O2
学生2:若仅从组成上分析,还可能生成H2、Na2O、NaH。
学生3:我认为不可能生成Na2O、NaH,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反应且都生成NaOH。
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
(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


老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
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
学生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
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众学生: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
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

问题:
(1)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
(2)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个方面,任选4个方面予以回答)。
(3)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1)评价:从该同学的实验报告,看出该同学的方案是直接针对产物设计的,主题性和目的性很强。在预习了Na2O2的性质和在老...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实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总反应式为: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A。(2)分析诊断:选B项,是因为不会判断循环物,不会分析实验流程,产物太多,过程复杂,陷在过程中,没有从开始参加...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检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通常的做法是分别将其加热,并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往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下面是某老师对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创新设计:
如图2所示,在一小试管内盛装NaHCO3固体,并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A中,在具支试管中盛装Na2CO3固体,并将支管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B中,然后加热,结果发现,A中溶液变浑浊,而B中溶液无变化。

问题:
(1)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
(2)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从实验本身来讲,两个实验中所有条件除所加药品不同外,其它均保持一致,原理相同,具有科学性。...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