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背景材料:
以下是某老师针对某版高一年级化学教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用两个西红柿,铜锌两极等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课堂引入】你曾亲身体验趣味实验的神奇吗?你有积极参与趣味实验的兴趣吗?那么请你来亲身体验吧。(备注:实验内容为学生用舌尖感受水果电池的电流)
很多同学跃跃欲试,马上有一位学生走到讲台,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还是很小心翼翼地将两极导线放在舌尖感受了一下导线连接后的感觉。
【老师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吗,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麻麻的感觉,好象有电,这里没有提供电的外在装置,应该是生物电。
【课堂投影】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实验。
【学生实验】实验时2人合作,每位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并注意实验规则。
第一步;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第二步: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
第三步: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善于提问、善于分析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电流表为什么偏向铜?
(2)导线连起来后为什么铜极上有气泡?
(3)电极移动为什么电流表会有变化?……
【课堂投影】利用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原电池工作的微观机理。
【得出结论】原电池形成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
【课堂过渡】明白了原电池工作原理,但是原电池形成条件又是怎样呢?
【课堂投影】伽伐尼实验、伏打电池和铜锌原电池。
【学生实验】组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
组一: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电极,探究原电池对电极的要求;
组二: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溶液,探究原电池对溶液的要求;
组三: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重点探究闭合回路对原电池形成的影响:
组四: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一大滴含酚酞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
【实验结论】四个小组经过认真的实验和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案例分析】学生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任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案例一:自由女神的痛苦
案例二:格林太太的假牙
案例三:短命的游艇

参考答案:

(1)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增加学生实验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2)该课程内容将不同的实验类型,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从伽伐尼的生物电理论到伏打电池到丹尼尔电池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艰辛,让学生对原电池的发展历程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能通过恰当的设计和引导,在解决遇到的问题中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让学生能尝试沿着科学家发现的足迹去体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研究中实验的重要性、科学真理的相对性,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在螺旋式上升的,"活动-建构"循环中进行的,每个循环中都由"提出或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解决有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策略(完善认知结构)--应用新知识、技能和策略解决新问题--对新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价、改组认知结构--评价反馈明确学习的方向,进一步提出或发现新问题……"等环节构成,一个个循环层层递进,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背景材料: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H4+--NH3
B.C--CO2
C.SO2--S
D.Cl2--Cl-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出现错选。

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1)C。解题思路:A项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中碳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二价,被氧化了,需加入氧化剂。...

问答题

背景材料: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

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失误。
(2)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D。本题多数同学易错选B项,原因是对量筒的精确度把握不够。也有同学会误选A项,主要是没考虑到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在反应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
B.2/5mol
C.3/5mol
D.11/5mol
上面是某教师设计的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

问题:
(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及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学生可能错选B。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15molCuSO4生成6molH3PO4,所以1molCuSO4生成2/5...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张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以下题目: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不少同学选择A或B选项。

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由于要配置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①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考试结果】对叁加者试的全体者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D。(2)对元素周期表不熟悉,不能根据题意推出X、Y、Z是什么元素。(3)由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

问答题

一位化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不同价态铁元素之间的转化”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向Fe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然后向其中加入双氧水,看到溶液变红色,但很快褪去了。学生不解:难道双氧水不能氧化Fe2+吗?
(1)请你用大学学过的知识,猜想造成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
(2)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

参考答案:(1)SCN-为拟卤素离子,还原性介于溴离子与碘离子之间,可以被过量的双氧水氧化。(2)可以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Fe3+溶...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
B.a/2b
C.a/(a+2b)
D.a/2(a+b)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

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失误。
(2)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正确答案为C。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性错误。上述解题失误是由于学生受到了心理干扰,先人为主,策略性错误。由于计算因素的...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把aL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加热,刚好把NH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沉淀反应刚好完全,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2c)/amol·L-1
B.(2b-c)/amol.L-1
C.(a-b)/amol·L-1
D.(2b-4c)/amol.L-1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错选A项。

问题:
(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错解分析:解题过程中容易忽略离子反应是在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以后进行的,用关系式求出NH+4、SO2-4的物质的量误...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将标准状况下336 L 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有42.6%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
【解题过程】

问题:
(1)该题目的正确解题过程是什么?
(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1)(2)造成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受前概念的影响,认为气体溶于水后,体积与之前没有变化,就是水的体积,这是个典型...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A。(2)对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掌握不准,从而误选B;不能够捕捉题干信息或者不知道如何计算物质的Ksp从而错选C;对...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