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背景材料: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
B.a/2b
C.a/(a+2b)
D.a/2(a+b)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为C。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性错误。上述解题失误是由于学生受到了心理干扰,先人为主,策略性错误。由于计算因素的心理干扰,同学可能先考虑过量问题,再计算两种原子数之比。
(2)思路: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与种类不变,直接按反应前两种原子数目计算,由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答案C。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把aL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加热,刚好把NH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沉淀反应刚好完全,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2c)/amol·L-1
B.(2b-c)/amol.L-1
C.(a-b)/amol·L-1
D.(2b-4c)/amol.L-1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错选A项。

问题:
(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错解分析:解题过程中容易忽略离子反应是在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以后进行的,用关系式求出NH+4、SO2-4的物质的量误...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将标准状况下336 L 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有42.6%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
【解题过程】

问题:
(1)该题目的正确解题过程是什么?
(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1)(2)造成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受前概念的影响,认为气体溶于水后,体积与之前没有变化,就是水的体积,这是个典型...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A。(2)对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掌握不准,从而误选B;不能够捕捉题干信息或者不知道如何计算物质的Ksp从而错选C;对...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B。(2)对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不清楚,误选A、C;对实验装置要求不明确,误选D。(3)稀硫酸与Na2S反应生成的H...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ν(H2O2)=ν(H2O)=ν(O2)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A。(2)学生对催化剂和反应活化能的概念掌握不透彻,误选B项和C项,对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述方法没有掌握,从而误选D...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A.0.15
B.0.225
C.0.35
D.0.45
 

问题:
上面是某教师设计的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及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解题思路为()。

参考答案:(1)错误解答:A。错解原因:由3Cu+8HNO3=3Cu(NO3)2+2NO↑+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

问答题

物质分类是我们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物质的分类一课时,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分类进行类比,学习分类方法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本节课内容做一个课堂小结。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化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要求。

参考答案:(1)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树状分类、交叉分类等。请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物质利用树状分...

问答题

背景材料:
随着21世纪的来临,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上都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显得非常必要。

问题:
(1)请举一个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案例。
(2)请简要概括一下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功能。

参考答案:(1)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在中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课型,它研究的是我们眼睛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中的微...

问答题

有教师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尽是讲大道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只要把教材中关于物质性质、结构、用途和制法的内容讲清楚就行,不用管哪些活动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新课程提倡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如果还是一昧的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教...

问答题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说“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该把它放在第ⅡA族”,你认为这样编排元素周期表有何利弊?(2)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论述三序结合的原则在化学教材编写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理论部分的应用。

参考答案:(1)利:符合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规律等。弊:与同族其他元素性质相差悬殊等。(2)依据三序结合的原则,理论前部分为...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