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教师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思想: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说明:
等级分的评价标准:单项表现优--6或10分,良--5或8分,中--3或6分,需努力--2或5分,特优--加2分;
等级评定标准:7项总分50以上为特优,45--50为优,40--45为良,30--40为中,30以下需努力。

问题:
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燃烧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体现了实施评价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实施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原则,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问答题

背景材料: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位老师在设计“醛的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物品,他想到既然葡萄糖可以还原氢氧化铜,为什么不用葡萄汁来直接做实验呢?于是.他向葡萄汁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这位教师很兴奋,但是一位同事却提醒他:葡萄汁的成分很复杂,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

问题:
(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2)该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请猜想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3)这一事件对你进行化学教学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特定的情境背景而建构起来,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事...

问答题

背景材料:
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标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标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部分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2-2】
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2-3】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问题: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用教学流程图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4)简述【实验2-2】中的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②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③掌握化学反应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

问答题

背景材料:
以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过程。
引入--淡化结构对性质的影响,突出知识与用途的结合。
投影元素周期表,碳和硅元素被称为元素中的豪门二杰,碳统领了有机界,硅统领了地壳。
展示岩石、“金镶玉”、泳帽、航天飞船、瓷房子的图片,指出硅元素构成的物质的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学案自学、小组展示
学案包括以下八项内容: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课导入、阅读理解、实验(问题)探究、思考交流、反馈练习、知识框图,结合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学案从物质分类和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从而引出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但不溶于水,根据化合价判断它有弱氧化性,利用学案和课本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自主完成二氧化硅的有关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小组互查,然后学生展示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进行反馈矫正,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二氧化硅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个别同学认为二氧化硅和水反应。
交流与反馈
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可以利用硅酸钠和盐酸反应制备硅酸,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试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做实验,但是事与愿违同学们根本没有看到预想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的失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
教学中的展示、交流、反馈几个环节一般是交替进行的,例如:关于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学生先交流然后展示,对展示中的问题教师及时予以反馈,还有硅酸的制备学生交流、实验、再学习,然后教师反馈强化。
总结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并归纳在学案上。

问题:
(1)请你分析本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哪种学习方式,其优点是什么?
(2)该种教学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教师在贯彻该教学理念时应怎样做?

参考答案:(1)该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自主学习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考试结果】对叁加者试的全体者生的答案情况统计如下:

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1)D。(2)对元素周期表不熟悉,不能根据题意推出X、Y、Z是什么元素。(3)由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1·L硫酸、2mol·L-1硝酸、2mol·L-1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问题:
提出假设:(1)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3)实验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l)Cu;Fe(顺序可交换)(2)(3)实验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观察的重点;②调动多种感官进...

问答题

背景材料:

问题:
(1)“原电池”内容属于高中教材()模块的内容。
(2)本教学片段教学效果不佳,试分析原因。
(3)根据课程标准,试分析实验教学的功能。

参考答案:(1)化学反应原理(2)忽略了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的认识的障碍点和认识发展脉络的分析,忽略了各种原电池模型对促...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张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以下题目: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不少同学选择A或B选项。

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由于要配置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①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将标准状况下336 L 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有42.6%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
【解题过程】

问题:
(1)该题目的正确解题过程是什么?
(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1)(2)造成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受前概念的影响,认为气体溶于水后,体积与之前没有变化,就是水的体积,这是个典型...

问答题

背景材料: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
B.a/2b
C.a/(a+2b)
D.a/2(a+b)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

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失误。
(2)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1)正确答案为C。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性错误。上述解题失误是由于学生受到了心理干扰,先人为主,策略性错误。由于计算因素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