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表达式:
(2)设计思路:材料三中提到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在刚刚学习完阿基米德定律后常常产生的错误认识.他们仅从主观想象来进行判断,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阿基米德定律,所以就要从实验入手,让学生亲自经历浮力的探究历程,这样才能真正对于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的认识有一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是怎样发现的吗?请知道的同学给我们讲述一下好吗?掌声欢迎。
学生1:讲述阿基米德在大浴缸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经过。
老师:这位同学讲得绘声绘色,他的博学多才、勤奋好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同学们继续沿着阿基米德发现的规律,思考有的同学提到的观点: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会受到浮力,而沉入水底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这种说法对吗?学生2:我认为对,沉底的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
学生3:我认为不对,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发现了浮力定律,他也是在浴缸底部啊,一定受到浮力。
(课堂讨论激烈,形成两大观点,老师要及时把控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老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非常好。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加以验证。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器材来进行探究,请提出。
(老师根据课前预设,进行了充分准备)
学生4:我需要弹簧秤、金属块、烧杯、水。
学生5:我需要牙膏皮、烧杯、水。
学生6:我需要木块、弹簧秤、烧杯、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8个实验小组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
1.用弹簧秤在空气中测量金属块的重力,记录示数:
2.将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直至全部浸没,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3.从刚好浸没直至接触底部之前,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4.将铁块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时,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发言,展示探究结果)学生7: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金属块在部分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浮力随着浸没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2)当金属块全部浸没直至接触容器底部之前,弹簧秤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学生8: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沉在容器底部时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在容器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在空气中测量的示数。
学生9:我们小组将牙膏皮揉成团发现会沉底,说明浮力小于重力,但做成盒子状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说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了。
学生10:我们小组…
(随着课堂讨论气氛跌宕起伏,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真正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生磁”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如图20.2-1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一条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现象、磁场等知识。
(1)简述安培定则。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电生磁”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1)以长直螺线管为例: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2)【教学目...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机械能”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想想做做
1.观察滚摆的运动(图11.4-2甲),谈论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2.如图11.4-2乙,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动能、势能、功率等知识。
(1)分析皮球从手中落下又弹起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1)皮球落向地面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撞击底板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恢复形变向上弹起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离开地...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的内容要求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大气压”一节关于“大气压的测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写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几个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大气压”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有气体密度、气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材料二:下面是初中物理有关杠杆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展示:汽水瓶,问学生如何打开瓶盖;生活中的杠杆(剪刀、扳手、订书机、手动抽水机等)。
提问:你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等)。
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设问:为什么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讲解杠杆概念)
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讲解:杠杆的几个概念。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任务:
(1)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教学目标...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2)教学目标:知识与...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弹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弹力”一节为“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S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等知识。任务:(1)简述什么是弹力。(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弹力”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

问答题

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烧杯、水、酒精。
按图1安装实验仪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知识。
任务:(1)什么是压强?液体压强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形变效果)的物理量。液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

问答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