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课题2分子和原子
课题3水的净化
课题4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教科书《水的净化》所呈现的内容。
课题3水的净化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如图3-14)。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而在某些乡村,则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活动与探究
取3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2个烧杯中各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再取一张圆形滤纸,如图3-16所示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如图3-17所示,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取上面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任务: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请用教学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你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4)实验室过滤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请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

(1)三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初步认识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掌握过滤实验操作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赏和思考,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过滤的操作过程,体验化学的“实验美”,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操作技能。
(3)教学流程图:
呈现自然界浑浊的水,提出除去杂质的问题一实验:明矾净水(沉淀)→探究活动:过滤→掌握过滤装置与操作程序→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说明这些水仍非纯水→引出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实验:区别软水与硬水→了解软水与硬水的特征→硬水的软化方法→提出问题:如何获取纯净水→实验:蒸馏水的获取→了解蒸馏装置与主要操作→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净水方法的综合利用过程)→消毒方法(化学变化)。
(4)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容器中,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将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烧杯的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容器的内壁。
(5)板书设计: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中“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2氧气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实验2-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图2-11)。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讨论:
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气体,并放出热量。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如图2-13),观察现象。

我们知道,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上述实验中,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O)。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例如,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又如,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同时也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讨论:
1.分析实验2-1、2-3和2-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了其中的哪些?
(4)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

问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人教版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部分教材内容。
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这个化学方程式我们称配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这么简单。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时为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在H前配上2,在HO前配上2,式子两边的H原子、O原子数目就都相等了,亦即化学方程式配平了。

下面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产物的箭头)。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例如: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物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例如:

任务:
(1)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试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答案
【答案

参考答案:(1)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活动与探究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

3.通过讨论,选择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讨论: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认真写出探究活动报告。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述本课可采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环;②认识CO2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①通过CO2化学...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材料。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设计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材料。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说到燃烧你会立刻联想到什么?(答:火)那么火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放映录像)师:同学们,看了这一段录像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发表你的看法。(学生发表看法,注意鼓励学生)师:既然燃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探究一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火为我们人类服务。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生:发光、放热等。师:燃烧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质的反应?生:氧气。师:对,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怎么样才能让燃烧顺利地进行?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不妨先从下面的问题入手: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给出一些物质,选择可以燃烧的:木条、蜡烛、小煤块、小石子、纸张、酒精、玻璃、棉布。2.能燃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吗?……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针对本节课设计10分钟测试题。(4)对本节课进行学习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材料。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
材料三某教师设计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片段。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了其中的哪些?
(4)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目录(略)。材料三某教师设计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学设计材料。第一课时铁的冶炼[实验导入]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交流展示]学生出示课外收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使用的铁矿石--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指导阅读]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讨论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讨论: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气处理办法;③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④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净物;⑤得出哪些结论等。[例题自学]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例题剖析]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自主评价]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升华训练]在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3)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请对本课"金属资源的保护"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答案:(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②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某初中化学教师讲授“元素”的教学片段。
[社会导入]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指的就是元素,类似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投影表格]

[学生交流讨论]
[衔接转入]元素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地壳中存在的各种元素。地壳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主要含哪些元素?各元素的含量如何?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考察和测定,最终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提问]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元素有哪些?它们在地壳中是如何存在的呢?
[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答案][提
问]水占人体体重的70%左右,猜想我们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氧元素、氢元素。因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
[提问]生物体中元素含量居前三位的是什么?地壳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多吗?[
学生回答]氧、碳、氢。氧元素很多,而氢元素、碳元素较少。[师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或一些商品的标签,查看各元素的含量,并交流讨论、绘制图表。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问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
(3)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并加以说明。
(4)试说明教学内容是否一定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为什么?

参考答案:(1)质子数不同。(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元素”部分的课程标准:①认识氢、碳、氧、氮等...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而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材料2:2011年9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一则题为“杂味儿的味精”的报道,披露了青岛两家味精厂生产的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含有超标的硫酸镁和食盐等杂质。
问题: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
(2)材料2的内容能否用于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如果能,可以从什么角度切人进行设计,并写出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列举两个可以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

参考答案:(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讲解“水的组成”一课时,某教师采用了如下导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却燃起了熊熊大火。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当时,剧烈的火焰竞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通红的壮观景象,目击者们无不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起火?这其实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的组成。问题:(1)该教师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式?(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导入方式?(回答不少于4个)(3)请自选一种导入方式,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任意一节内容设计一个导入过程。

参考答案:(1)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2)实验导入、激趣导入、游戏导入、复习导入等。、(3)采用实验导入法,以“神奇的...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2)学生就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3)实验探究。
(4)根据实验现象继续讨论,得出结论。
(5)后续思考。
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分别介绍你将如何调控、处理(1)(2)(3)(4)中描述的场面。(2)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给学生设计后续思考活动?

参考答案:(1)步骤(1):教师倾听并分析学生可能会做出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持有相...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