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X 纠错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下面是一位教师鉴赏这一内容的课堂实录。师:我们如果把[端正好]改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该如何来描写呢?(学生5分钟准备)生: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生:好一幅天高气爽的晴朗秋景图:抬头望,碧空万里,白云飘动;低头看,黄花盛开,遍地金色。天蓝云白,遍地花黄,霜叶如火,色彩斑斓。师:这两位同学的描写截然相反,一个是乐景,一个是哀景,究竟哪一个合理呢?生:我认为哀景更合理,因为原文中有“西风紧”“雁阵”“凋零的黄花”等意象,这样就能很好地传达出女主人公在离别时内心的愁苦之情。生:我认为乐景合理,因为原文中有“蓝天白云”“黄花”“霜林”等意象,从色彩上就给人一种美的感觉。生:老师您也说过用乐景写哀情,更能体现人物内心的悲哀。师:其实刚才大家的争论,正代表了学术界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此时崔莺莺内心的离愁别恨是不言而喻的。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支曲子?(一学生朗读)师:这位同学朗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紧”“染”应该突出。生:应该读出愁苦之情。师:好,我们一齐朗读这支曲子。(学生齐读[端正好])以下对此课堂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由改写到诵读,不是简单地转承,而是欣赏语言艺术的深化和延伸
B.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C.课堂上不应该出现争论,不利于课堂的正常进行
D.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曲子的领悟能力

参考答案: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A.由于这三篇作品题材相似,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B.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C.鼓励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
D.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单项选择题

A.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
B.一般地说: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强。
C.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我的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D.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单项选择题

A.这个问题,自己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B.这句和“身在两地情发一心”相似,“两处”即自己与心爱的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C.“两处”在这里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D.你们可以下去问问正处于早恋中的同学,他们应该会有体会

单项选择题

A.关汉卿《窦娥冤》
B.曹禺《雷雨》
C.鲁迅《孔乙己》
D.巴金《小狗包弟》

单项选择题

A.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B.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学生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D.学生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