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的,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料二“统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这次革命政府提师北伐,便是要……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对于和议之举并不反对”“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这次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材料三“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唆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回答:

参考答案:

(1)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意识。元明清都是大一统朝代。
(2)1912年初南北议和和1924年孙中山北上。出现了革命新高潮;南方建立了革命政权,北方政权发生危机。
(3)把国家统一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礼崩乐坏,下克上,公室衰而私门强大,一些国家的卿大夫逐渐取得了国君的地位。--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安抚使除外。--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实质问题:宗法制、分封制趋向瓦解。重大变化:铁质工具取代了木质、石质工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国有制,私学和各种思想流...

问答题

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旁观者)到积极参与者。(2)原因: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综合国力...

问答题

简述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讨匈奴。(2)使国家统一得到空前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的...

单项选择题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单项选择题

A.诸子百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百家争鸣的精神动力
B.诸子百家的苦苦追求使得百家学说有了鲜明的特点
C.诸子百家追求的目的在于期望自己的学说被当权者采纳
D.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当时都未被采纳过

单项选择题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