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HP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利用荷电粒子之间的淌度差异和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是分析科学继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使分析科学从微升级进入到了纳升级水平,不仅使单细胞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也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转机。
H.PCE与HPLC比较如下:
一、相同点:
1、检测器:HPCE和HPLC均可采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等。但由于HPCE采用在柱检测,光路短,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都不如HPLC。
2、定性和定量方法:HPCE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与HPLC相同,采用出峰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3、柱效和分辨率:HPCE的柱效和分辨率计算方法与HPLC相同。
二、不同点:
1、分离原理:
(1)HPCE:基于组分在载体电解质中迁移速度的不同。
(2)HPLC:基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
2、分离模式:
(1)HPCE: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和毛细管等速电泳等。
(2)HPLC:正相色谱、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色谱等。
3、分离柱:
(1)HPCE:小内径毛细管柱内装不同载体电解质。
(2)HPLC:小内径毛细管柱内装不同固定相。
4、进样方式:
(1)HPCE:电动进样、压力进样和扩散进样。
(2)HPLC:微量注射器进样、六通阀进样和自动进样器进样。
5、进样体积:
(1)HPCE:纳升级。
(2)HPLC:微升级。
6、溶质驱动方式:
(1)HPCE: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
(2)HPLC:以高压输液泵驱动流动相。
7、采用毛细管的目的:
(1)HPCE:有效散热,使径向温度梯度更小。
(2)HPLC:消除涡流扩散,缩短组分在流动相中的传质过程。
8、柱效:
(1)HPCE:72万TP/m,大分子更大,尤其生物大分子可达3000万TP/m,能检测到单细胞和单分子水平。
(2)HPLC:一般为25TP/m,大分子更小。
9、柱价:
(1)HPCE:柱价低,
(2)HPLC:柱价高,且易沾污,易失效。
10、分离液:
(1)HPCE:在水溶液介质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2)HPLC:常在含有机溶剂(如甲醇等)介质中进行,易造成环境污染。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毛细管电泳有哪些主要分离模式?

参考答案:(1)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将待分析溶液引入毛细管进样一端,施加直流电压后,各组分按各自的电泳流和电渗流的矢量和流向毛...

问答题

电渗流是如何产生的?讨论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分类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电渗现象中整体移动着的液体称为电渗流。HPCE中通常使用石英作为毛细管材料,石英的等电点约为1.5,因此在常用缓冲溶液中...

问答题

欲测定下列试样,采用哪种色谱法较为适宜?并指出所选用的固定相、流动相和检测器。

参考答案:

问答题

用1根以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流动相的排阻色谱柱检测聚氧化乙烯的保留体积,试利用表中结果估计保留体积为13.5mL的聚氧化乙烯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

问答题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0000的蛋白质在1根排阻极限为80000的凝胶柱上的保留体积为15mL,萘(MW128)在同1根柱上的保留体积为124mL,某特定试样组分的保留体积为87mL。假定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凝胶的渗透极限,计算总孔容积和试样组分的分配系数。

参考答案:总孔容积为109mL,分配系数为0.66。

问答题

预测下列离子从阳离子交换柱中流出的可能顺序:Ca2+,Ba2+,Mg2+,Be2+,Sr2+

参考答案:

Be2+,Mg2+,Ca2+,Sr2+,Ba2+

问答题

指出下列离子从阴离子交换柱中流出的顺序:Cl-,I-,F-,Br-

参考答案:

F-,Cl-,Br-,I-

问答题

指出下列物质在反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
(1)正己烷,正己醇,苯;
(2)乙酸乙酯,乙醚,硝基丁烷。

参考答案:

(1)正己醇,苯,正己烷;
(2)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问答题

指出下列物质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
(1)正己烷,正己醇,苯;
(2)乙酸乙酯,乙醚,硝基丁烷。

参考答案:

(1)正己烷,苯,正己醇;
(2)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问答题

指出下列化合物从氧化钙柱中流出的顺序:正丁醇、甲醇、正己醇、乙醇。

参考答案:甲醇,乙醇,正丁醇,正己醇。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