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文字与影像的关系:谁是主导?抑或二者并列?文字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解说词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但是片中从头到尾大量使用的音乐呢?
2.实际上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当画面语言能看懂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再解说。可是在画面语言并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解说。就纪录片创作而言,画面语言的确是纪录片创作的“本体”,解说词仅仅是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补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要看所拍纪录片的内容是否需要。一部通过画面语言就能看懂的片子,再写大量的解说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从接触到的十几个国家的购片商来看,他们很少能看上我国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其它国家)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始于1978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腾飞,主要是因为采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有观点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

问答题

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必须拍摄纪录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扮演,所以,像胡劲草编导的《幼童》一类的作品其实不能算作纪录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纪录片是可以情景再现的, 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创作...

问答题

小川绅介

参考答案:日本纪录片导演1961年组建青之会其作品《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

问答题

弗拉哈迪的艺术贡献

参考答案:1、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来不带有优越感,不居高临下,因此适合不同的人群。他认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

问答题

请简单介绍孙曾田的导演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参考答案:《最后的山神》《神鹿啊我们的神鹿》 参考孙曾田认为纪录片是人类自审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影像投射在里面,...

问答题

请简单介绍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或者《大国崛起》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1.《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

问答题

简介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陆的新纪录运动。

参考答案:“新纪录运动”是指关于“新纪录片”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新的“纪录片运动”(“运动”的提法在90年代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史...

问答题

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采访之前的调研工作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调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与片子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导应该根据主题所圈定的范围,想方设法挖掘每一件有意思(戏剧性的、引人注目...

问答题

“格里逊模式”

参考答案: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风格样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

问答题

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参考答案:19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