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经营。 (2)管理人性化。 (3)建立员工申诉制度。 (4)实施员工教育和培训。 (5)塑造企业文化。
A.质量圈B.共同磋商C.员工持股计划D.工人董事
A.由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出身背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员工参与的“态度”B.参与度有时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限制,延缓决策制定的时效C.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日趋专业化和复杂化,员工在其专业范围内很难发挥功效D.个人欲望是无穷的,员工可能永远觉得参与程度不够深,参与的范围不够广,以致双方的问题永远无法获得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