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捣碎瓷土的工具。形式有二类:一为碾砣形,两端中部有一个方形孔。另一种是有齿碾砣形,圆径外有尖状齿,圆径中有方眼。有齿者为初次捣碎时使用,无齿者为第二次加工细粉时使用。石辊配置在石臼上一起使用。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石臼

参考答案:粉碎瓷土时使用的工具。瓷土粉碎首先在石臼内捣细。石臼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中间为一圆坑。

名词解释

火照

参考答案:又称“试片”。是用来测量窑内温度的。宋代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呈“”形,尖端插入盛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钴置于窑...

名词解释

升焰窑

参考答案:瓷窑的一种。这种窑温度可达1200℃,硬陶就是在这种窑里烧成的。因为没有烟囱,基本上还是烧氧化气氛;偶而也能烧还原气氛,...

名词解释

支圈迭烧

参考答案:宋代的一种烧造方法。其方法是以泥饼为底,再把瓷泥作成一个断面呈“L”形的圈,套在碗的芒口上;再把碗坯与圈翻过来,覆放在泥...

名词解释

支钉迭烧

参考答案:用高岭土捏成“支钉”,粘于碗盘的圈足边沿,每件9~12颗,然后把瓷坯放在垫柱上,再把粘有支钉的坯件一个个迭起来,组成一柱...

名词解释

支圈

参考答案:支圈窑具始创于宋代定窑,其白度为漏斗形匣钵的五分之一。用支圈窑具烧一窑瓷,无论是燃料、时间、产量要比使用漏斗形匣钵增加五...

名词解释

不(音敦)子

参考答案:用瓷石料制瓷,必须将开采来的瓷石用水碓舂细成粉末,再经过淘洗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称之为“石子”或“白不子”。是瓷石制...

名词解释

三角形窑具

参考答案:南朝时的一种窑具,用扁平形的泥条,中间作“Y”岔开;前端再转折成直角,作为支点。轻巧、省料,但由于负重力小,坯件装烧不多...

名词解释

三足支钉

参考答案:垫具的一种。使用时三足向下,托面朝上,以便上面放碗、盘等坯件。这种窑具由于自重小,可以多层叠装;但由于重量往往集中在三足...

名词解释

机器美学

参考答案: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