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原因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基本精神:1、财政原则,“量出以制入”,即政府先预算财政支出规模,然后再据以确定全国应征赋税总额,再摊派到各地征收。2、课税主体,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按现居住地的户口登记簿为准纳税,对于不定居的商人按定居商人的标准纳税。3、课税客体及课税原则,即一律依据贫富和拥有的土地、资产的多少来纳税,原来享有蠲免赋役特权的官僚、贵族、僧道户等也不例外。4、对租庸杂徭的处置及纳税期限,“将租庸杂徭都并入两税,“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完纳时间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5、计税依据,“以贫富为差”、“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即新税制中户税仍以资产多少为标准定出各户的等级,地税以779的垦田数为标准,各州按旧有数额分摊于各地。6、计税手段和纳税物品,即以货币计税,实际征收时再折纳实物。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三分制:上供、送使、留州。
历史意义:1、财政原则:有利于限制赋外加赋的发生;2、课税客体:开始了以资产为课税客体的历史,扩大了纳税面,体现了税负均平、税收普及原则;3、计税手段: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先例,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税标准;4、税收征管:简化了税制和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5、财政权益分配:加强了中央控制财政的权力。
局限性1、财政原则,量出制入,直接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张和摊派;2、货币计税、折征实物,使纳税人的负担不稳定;3、税率和课征标准,配赋不均;4、两税之外,法外加征。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主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问答题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的创造2、财政征收形式为租贡税合一的实物交纳3、分田制禄,井田制赋4、在管理体制上,一是公...

问答题

试述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演变.

参考答案:夏商周三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属天子所有,天子通过授土授民,封赐给诸侯王。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

名词解释

货物税

参考答案:

是统税的继续和延伸,是对应课税货物的产制人、购运人课征的税,课征对象是各种货物。

名词解释

漕运

参考答案:古代政府将田赋所征粮食及其他财物解送京师或指定地点的运输。旧时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国家税粮财物的转输更常依赖水运,故漕运...

名词解释

子口半税

参考答案:清咸丰年间外商在九江浔关交纳的一种茶税。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由集中广州,改移上海、福州,很快上海成为中国主要茶叶...

名词解释

食封制

参考答案:

亦称“食邑制”。中国古代君主封赐给宗室,外戚和功臣封邑的制度,盛行于周朝.

名词解释

职分田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施行于西晋至明初,其间亦曾称为菜田、禄田、职公田、职分田等。职田是国家掌握的公...

名词解释

宫市、和买

参考答案:

是官府无偿或以低于成本价值向平民强行掠夺财物的行为。

名词解释

平准

参考答案:

古代统治者集中控制商利、平抑物价的措施。首创于春秋时期管仲的准平法,战国时有所发展,汉代则更加完善。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