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皆以喘为主症,然而四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脉证、治法用方各不相同。兹辨析如下: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见于《伤寒论》第18、43条。前者为太阳中风引发宿喘之证。患者素有伏饮喘疾,肺主气而外合皮毛,因外感风寒而诱发宿疾,肺寒气逆。后者为太阳病误下,表证不解,部分邪气入里犯肺,而肺寒气逆。两条成因虽有不同,但表里同病,肺寒气逆病机相同,并且都有恶风寒发热,鼻鸣干呕,汗出而喘促气急、胸满或伴咳嗽咯痰稀白,舌淡红苔白、脉浮缓等症;治以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解肌疏风,调和营卫,降气平喘。
(2)麻黄汤证:见于35条。此属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新病而无宿疾。其证以太阳伤寒表证为主,证见恶风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而阴阳紧;其喘因风寒束表,腠理闭塞,以至肺气郁闭不得宣降而致,临床以胸中满闷喘急、咳声不扬、无痰或少痰为特征。治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散寒为主,腠理开泄、汗出邪去,肺气自然宣降,则喘息随之而愈。
(3)小青龙汤证:见于40、41条。此属太阳伤寒兼寒饮犯肺之证。“伤寒表不解”,谓风寒束表,伤寒表证仍在,必见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心下有水气”,谓内有伏饮,因外邪引动,而见症多端,如气喘咳嗽、口渴或不渴、下利、小便不利等等。其喘因寒饮犯肺寒而肺气上逆所致,必见喘促胸满、气逆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并伴咯痰稀白量多、喉间痰鸣有声,舌淡红、苔白滑等。本证因外感引发伏饮,新病而引动宿疾,内外合邪,表里同病。外寒内饮,喘咳并重,故用小青龙汤,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平喘止咳而表里双解。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见于《伤寒论》第63、162条。本证形成于太阳病发汗不当或误下之后,表邪化热入里所致;邪热壅肺,肺气闭郁,失于宣降是其病机。临床以“汗出而喘,无大热”为主症。本为肺热气逆所致之喘,故当呈呼吸困难,喘促气急,鼻翼煽动;必伴见咳嗽痰黄、胸满胸痛、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等。治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综上所述,四证可概括为汗出而喘与无汗而喘两类: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皆汗出而喘。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之喘属内外合邪,肺寒气逆;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之喘是邪热壅肺,肺热气逆。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皆无汗而喘,属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之喘由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肺气闭郁不宣所致;小青龙汤证之喘除上述病机外,尚兼寒饮犯肺,肺寒气逆。
若从表里证来分辨,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皆有风寒表证,但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是伤寒表实无汗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是中风表虚有汗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则纯为里热喘证。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麻黄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伤寒论》中,张仲景通过举例,对麻黄汤的禁例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共有九条原文提示麻黄汤的禁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问答题

桂枝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参考答案:《伤寒论》明确指出,桂枝汤的禁例有三:①太阳伤寒表实证禁用桂枝汤。原文第16条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

问答题

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太阳温病有哪些异同?

参考答案:《伤寒论》在太阳病提纲下又有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之分,三者同属广义伤寒之范畴,皆因邪气外袭,经气不利,营卫失...

问答题

《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参考答案:《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法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三种。①先表后里:此为表里同病的常规治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以表证为...

问答题

《伤寒论》六经病证的基本治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治则”是治疗疾病遵循的总的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

单项选择题

A.背恶寒,手足寒
B.身体痛,骨节痛
C.口中和B
D.脉沉
E.下利

单项选择题

A.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感邪较轻
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邪热内郁,不能外发E.以上都不是

单项选择题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大柴胡汤
E.十枣汤

单项选择题

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恶寒与否
C.恶风与否
D.汗出与否
E.头痛与否%

问答题

桃花汤证与赤石脂禹余粮汤证在病机、主症、治法上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两证均属下焦不固,下利滑脱,下利不止之证。治法皆为涩肠固脱,此为其同。桃花汤证的病机是脾肾阳虚,络脉不固,统摄无权,大肠...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