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一)、由于采用冷冻盐水进行冷却,因此采用保冷结构。
理由如下: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保冷:
1、需阻止或减少冷介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冷损失或温度升高者;
2、需阻止低温设备及低温管道外壁表面凝露者。
(二)根据尺寸计算需要选择的材料:
保冷需要选用阻燃自熄型的保冷材料,防潮层选用油毡纸,外保护层选用铝皮。
保冷材料厚度为80毫米,体积为3.14*1.65*(3.5-0.275-0.025)*0.08=1.32立方米。(法兰与筒体的连接处应留有拆卸间隙,预留尺寸为螺栓长度加25毫米)
防潮层面积约3.14*(1.65+0.16)*(3.5-0.275-0.025)=18.19平方米。
外保护皮面积3.14*(1.65+0.16)*(3.5-0.275-0.025)=18.19平方米。
(三)施工标准:
1、设备、管道经过保冷后,其保护层外表面温度要求不低于当地环境的露点温度。
2、保温(冷)保护层不脱落,不透水,光滑平整。若保护层为金属材料,固定螺钉不得有脱落、保护层不得有开裂现象;若保护层为玻璃布者,其缠绕应均匀,不得有忽疏忽密现象;若保护层采用水泥抹面者,不得有裂缝、断裂和脱落等缺陷。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某化工厂对几条环烷酸管线进行腐蚀检查,对于这几条管线,当操作温度大于230℃时,对流速大的部位进行测厚;对工作温度小于100℃保温管线,亦对流速大的部位进行测厚。根据以上介绍,分析上述做法的不足。

参考答案:根据大庆石化公司的规定,对于环烷酸管线进行腐蚀检查时,当操作温度大于230℃时,应对流速大的部位进行测厚。对工作温度小于...

问答题

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管道爆裂事故,造成2人重伤,l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0.1万元。事故现场中的过滤器爆裂成三部分,一部分在管道上,一部分(带滤网部分)砸向墙后落在离管道不远处,另一小块成三角形状掉在离管道不远处,保温层全部脱落。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型号GL41H-16;公称压力1.6MPa;公称通径DN150;通用介质为水蒸气;适用温度≤200℃。事故发生当日,该公司西部冷冻机室西墙外侧的蒸汽入口管通处,发生管道上的DN150过滤器爆裂,管道内大量高温高压水及蒸汽山北侧喷射出,此时,在距离泄漏点约8m处停留着一辆小汽车,3名在该公司北面工作的员工正在谈话时,被喷射出的高温高压水及蒸汽不同程度地烫伤。事故发生前,由于西部冷冻机组处于停机备用状态,室内所有蒸汽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但由于该机组随时可能因生产需要而调用,所以机组供蒸汽总阀前的管道中(含过滤器)仍有0.9MPa的蒸汽静压力。请分析事故的可能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该事故可能是由于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制造过滤器,或可能制造中留下的隐患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不了管道的压力和振动发生爆裂,导致...

问答题

某年某月某日,某市石油化工厂渣油罐发生爆炸事故,波及相距20余米处的2个容积为1800m3的汽油罐爆炸起火,造成16人死亡、6人重伤,炸毁油罐3个,烧毁渣油169t、汽油111.7t,以及电气焊具、管道等,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全厂被迫停产达2个多月。
背景与经过:450m3渣油罐原为锅炉燃料油罐。某月某日将此罐改为非常压渣油罐前,该厂领导未将改造方案交设计部门按有关专业国家规范进行设计,也未经热力学计算,未加任何换热、冷却装置,也未采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炼油厂油品储运工艺设计》规定:“油罐内油品的储存温度一般不高于90℃。如操作上有特殊要求,热油可以进罐,其进罐温度不高于120℃,热油罐的基础应加特殊处理。”当3月30日10时,365℃高温热渣油从常压塔底出口通过管道输入该罐时,虽经管道自然降温,但经30h输送,进入油罐时温度仍然超过200℃,挥发出大量可燃气体,与罐内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气体。这种气体充满油罐后,即从罐顶透光孔、量油孔、排气孔向罐外溢出,形成爆炸危险区域。
某月初,该厂为解决燃料渣油的质量问题,决定将原液控塔搬迁到500m3燃料渣油罐南侧8.3m处,距该罐20m远有2个汽油罐(各1800m3)。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某月某日,没有办理动火手续,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在液控塔量上一层平台的北侧进行电焊作业。电焊火花点燃了从渣油罐顶部放空孔溢出的可燃气体,引起渣油罐爆炸起火,摧毁距离8.2m远的防火墙,进而引起距该罐20m远的2个汽油罐起火爆炸。火灾覆盖面积5000m2,当晚9时35分扑灭,历时5h10min。
根据以上事故经过请分析事故原因及以后的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事故原因分析:1)违章输送渣油,造成油温过高,罐区形成可爆性气体。450m3的渣油罐,原为锅炉燃料油罐。将此罐改为非常压...

问答题

某石化厂检修时准备安装一台新制成的换热器,由于之前没有试验记录,安装前准备做气密性试验,该换热器是按温度为300℃,压力3.9Mpa等级设计制造的,由于实际操作温度会超过300℃,所以图纸的技术特性表和设备铭牌设计压力修正为3.2Mpa。气密试验前,紧固试压环安装了20条螺栓(共有40条),安全阀及各相关接管口加盲板。气密试验时设备员口头交代检修人员将压力升到3.9MPa,当压力升到3.7MPa时,试压环紧固螺丝拉断,螺母脱落,发生爆炸事故。请分析,以上的工作,有哪些错误?

参考答案:1)在气密性试验前,必须先进行强度试验。2)气密试验压力应小于或等于3.2MPa,不应采用3.9MPa。3)气密试验前,...

问答题

有一台U型管换热器,管箱形式为整体管箱(材质20MnMo锻),壳程介质为冷却水(含CL-),壳体材质16MnR,管程介质是合成原料气(含H2S杂质,有时有微粒),芯子材质20#钢。该设备投用已5年,上次检验(首检)未发现问题。近一年来,发现传热效果下降(但仍能满足要求)。进一步调查发现冷却水进口管内壁有结垢现象,化验出口冷却水时发现管程中的原料成份存在,检修时发现换热器的管板与管子连接部位有径向小裂纹。
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下列问题:
1、该换热器传热效果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2、该换热器可能出现的失效方式有哪些?
3、对该换热器需检查及检验的部位有哪些?

参考答案:1、(1)换热管外壁结垢;(2)管程与壳程之间的泄漏。2、(1)换热管因腐蚀与磨损减薄泄漏。(2)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开裂或...

问答题

公司某装置在用一中压反应容器,介质易燃,体积5m3,设计压力为2.4MPa。由于生产需要在该反应容器上开一直径为20mm小孔,设备所在车间将情况以报告形式上报分厂机动科,机动科科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经分厂机械副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委托一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请问,该容器开孔审批程序是否正确?正确的审批程序该如何履行?

参考答案:1)该容器开孔审批程序不正确,违反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公司《机动工作管理制度》。2)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问答题

1991年2月19日18时,某化肥厂一台水洗塔(D325毫米,δ5毫米,Pw0.6兆帕)突然发生爆炸。该设备在1990年压力容器定检时,由于壁厚严重减薄,单位自行更换筒节、补板未探伤,上环缝错边严重超标等原因,由某锅检所定为5级,予以报废。但该厂无视检验结论,继续使用判废容器,导致水洗塔在不足0.6兆帕的压力下爆炸起火,塔体严重损坏,距爆炸中心200米范围内建筑物的门窗玻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9136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压力容器报废的安全规定。

参考答案:由于压力容器作为承压的特种设备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我国根据各类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和安全程度,将其划分为1...

问答题

某装置压缩机高位油槽液位计玻璃板垫片泄漏,大量润滑油泄漏,后经分析该液位计切断阀投用方法有误,下图为玻璃板液位计切断阀结构图,请分析该阀的投用步骤及钢珠的作用。

参考答案:阀中钢珠作用为液位计玻璃板或玻璃板垫片破损时保护容器内物料不大量泄漏,该阀在正常投用时应为全开,玻璃板或垫片损坏后,钢珠...

问答题

某厂有一系列不锈钢水冷器,使用循环冷却水,十年未发生腐蚀问题。在一次事故期间,不能供应循环冷却水,便改用未经处理的河水,共48小时。几周后,有五台水冷器产生大量氯化物应力腐蚀裂纹。分析产生裂纹元以内。

参考答案:本事例中未指明河水氯化物含量。但河水未经处理必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含有氯化物,二是含有泥沙。对管壳式热交换器来说,管子和...

问答题

在生产装置内,有的管道需要穿过地板。为了防止污水从开孔下流,孔的周边要有挡水堰,但不能完全避免污水和垃圾下落。有的操作人员便用泡沫隔热材料将管道与挡水堰之间的环形空隙封死。后来检修时发现泡沫材料封闭部位的碳钢管表面发生严重腐蚀,而其余部分管道的腐蚀情况正常。

参考答案:泡沫隔热材料在管道表面形成闭塞区域,使水汽滞留,造成腐蚀条件强化,碳钢管腐蚀加剧。如果是不锈钢管,当泡沫材料含有氯化物时...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