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本案例主要提供制定网络计划图的实例。通过塔吊使用的限制,变化工序间的结构关系,熟悉网络计划的制订方法,了解一些相关概念的用途。
1.经计算计划工期为100天,关键线路为A、D、G、J、K,如下页图所示。

其中,E工序的最早开工时间ESE=25,最迟开工时间LSE=55,总时差TFE=30;
G工序的ESG=40,LSG=40,TFG=0.
采取先E后G的塔吊工作顺序,塔吊正常进场时间应为第26日早晨,但E工作完成后等待G工作开始塔吊闲置5天,因此塔吊自第31个工作日进入现场工作后恰好与G工作开始日期衔接。塔吊进入现场的合理时间为第30日晚或第31日早晨。
2.先G后E使用塔吊的工作关系如下图所示。
 


3.B工作延误10天时,经计算总工期为105天,与原工期相比延误5天,如下图所示。此种情况下关键线路为:B、E、G、J、K。

4.B工作延误10天,塔吊工作顺序为先E后G时,J工作位于关键路线上,将其工作时间由35天压缩为30天,总工期仍为100天,所以此措施可行。
由于压缩了工作工期属于施工单位施工组织合理性要求范围,压缩工期后与原计划工期100天相比无变化,所以赶工费不予补偿。在B工作延误的条件下,塔吊采取先E后G工作顺序时,塔吊闲置时间为60—25—10—15=10天,因此需要补偿塔吊闲置费用600元/天×10=6000元。由于B工作延误的损失费45000元应予补偿。总计应补偿费用45000+6000=51000元。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背景: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一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施工工期,单位: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建井工期。

参考答案:1.矿井建设工期一般由井巷工程关键线路的施工期计算确定,也可根据与井巷工程密切关联的土建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期推算,或按主...

问答题

背景:
某钢厂为扩大生产修建二期工程,占地约1000亩。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厂区道路、污水、雨排水管道、供电系统;冷轧车间、镀锌车间、彩涂车间等能源车间及机修、仓库、办公设施。冷轧车间属于大型工业厂房,厂房内有酸洗、轧机等大型设备基础,且数量比较多,施工工期较长。目前,该厂的整体规划图纸及道路、管网、车间等图纸已经会审完毕,具体了开工条件。厂区地点位于某主要交通要道的附近,道路边留有永久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础。考虑钢厂的效益,项目的工期比较紧。
问题:
1.根据二期工程的项目内容,如何合理地确定它们的施工程序?如何考虑冷轧车间遇到雨季施工的方案?
2.工程开工前,对道路边已有的控制网及水准基础标高如何与一期工程取得一致?
3.在做施工准备时,对施工现场的准备应做哪些内容?
4.如何提前准备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1.施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1)先全厂,后单项。即在处理整个工程关系中,属于全厂性的或涉及全厂性的工程,应优先与其他单项...

多项选择题

A.施工组织设计
B.工序使用的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C.相关的政策法规
D.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E.项目操作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技术水平

多项选择题

A.凿井措施费 
B.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C.临时设施费 
D.检验试验费 
E.安全施工费

多项选择题

A.开标结果由评标委员会在开标会议上分别对投标人通知 
B.评标委员会要求投标人对投标书内容要求进一步澄清 
C.评标委员会宣布不合格的投标书为无效标书 
D.投标人对唱标进行必要的解释 
E.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解释违背投标书本质内容不予认可

多项选择题

A.降低水位的深度 
B.设备条件 
C.土的渗透系数 
D.经济效果 
E.土的可松性系数

多项选择题

A.抗渗性 
B.抗冻性 
C.抗侵蚀性 
D.抗碳化性 
E.抗酸化性

多项选择题

A.地基的硬度不够 
B.地基的渗漏破坏 
C.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 
D.地基在受震动力作用下的失稳 
E.荷载条件下地基有变形

多项选择题

A.溶剂型
B.溶液型
C.水乳型
D.水溶型
E.反应型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