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即
产量(kg/hm2)=(单位面积穗数(hm2)×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00×1000)
㈠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
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是由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
1、增穗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品种特性及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
2、在单位面积的基本苗确定后,穗数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单株有效分蘖。
㈡每穗颖花数及其调控
每穗颖花数在单位面积上穗数决定后,每穗平均着生的颖花数就决定了单位面积的总谷粒数。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增加每穗颖花数有两个途径: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二是减少颖花退化。
㈢结实率及其提高
影响结实率的时期是在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结实率最大的时期,抽穗前是在颖花分化和减数分裂2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因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
抽穗以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意义。抽穗后决定光合量的外因主要是光照量,强调后期“养根保叶”(保持顶部3片绿叶,维持一定的氮素水平和保持根系旺盛活力而不早衰)的目的就是增加光合量。顶部3片叶对后期光合量影响最大以剑叶最甚,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稻体含氮量高对增加结实率有利。抽穗后叶片中糖分浓度越高,向籽粒的运转越多。
㈣千粒重及其提高
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个因素决定的。谷壳的体积是粒重大小的前提。糙米的形状和体积大多决定于颖壳的形状和体积,受谷壳的机械约束,谷壳越大,糙米也可能越大。谷粒的大小存在一个由遗传性决定的上限,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颖花生长最旺盛的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常常称之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造成谷壳小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稻穗内外颖形成期,体内特别是幼穗部分碳水化合物不足。抽穗前的环境条件也影响颖壳的大小,特别在减数分裂期营养供应不足或遇到不良环境条件导致颖花变小。
决定粒重的另一因素是胚乳发育的好坏,即稻谷的充实程度。抽穗以后,谷壳大小已经固定,胚乳充实到什么程度则是第二次决定糙米的体积和重量,因此把抽穗后籽粒的灌浆盛期称之为粒重第二次决定期。此外,决定千粒重的时期也就是决定结实率的时期,也就基本决定了最终的产量。
提高粒重一方面要增大谷壳的体积,同时又要增重谷壳内的米粒。增大谷壳体积除选用大粒品种外,从二次枝梗分化期亦应开始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颖花分化时稻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以减数分裂期为中心的颖花生长最快时期,外界条件和营养状况对颖壳大小关系最大。增重谷壳内部的米粒,着重是加强抽穗后的光合作用,同时又要降低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量及其向谷粒的运转。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简述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参考答案:在引种方面的应用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

单项选择题

A.转化率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产量构成

单项选择题

A.5℃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填空题

作物产量包括()、()和()。

参考答案:生物产量;光合产量;经济产量

填空题

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三大类。其中粮食作物分为()、()、()三小类。

参考答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问答题

简述水稻的施肥原则及方法。

参考答案:(1)施肥原则:稻田施肥原则应该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微肥结合;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粒肥,瞻前顾后,平...

问答题

简述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参考答案:(1)返青期:主要任务:生育特点:植株生长慢,分蘖增生,根系增长,幼穗分化。主攻方向:协调地上地下,促根生长。管理措施:...

问答题

简述稻田的灌溉技术。

参考答案:(1)灌溉时期和方法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根据水稻需水特点,进入分蘖期以后,前期浅施灌溉,末期至拔节期适当晾田晾田程...

问答题

简述小麦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参考答案:1、主要任务生育特点:从营养生长到完成春化阶段光合产物供给幼苗生长和储存。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齐、苗壮。达到计划苗数...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