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

玫瑰疹:见于伤寒病人,在病程的7~13天出现,胸腹、背部多见,分批出现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为2~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下,2~4天消失。它是由于伤寒沙门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肥达反应

参考答案: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

名词解释

复发

参考答案:少数伤寒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原因是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

名词解释

第二次菌血症

参考答案: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

名词解释

伤寒细胞

参考答案:

伤寒细胞:在伤寒中,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沙门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坏死组织碎片后称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

配伍题

霍乱()|菌痢()|阿米巴痢疾()|伤寒()|急性血吸虫病()

A.侵袭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果浆样大便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配伍题

肥达反应阴性()|伤寒早期()|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副伤寒甲()|副伤寒乙()

A.O1:80;H1:160;A1:40;B1:40 
B.O1:40;H1:40;A1:40;B1:40 
C.O1:160;H1:160;A1:320;B1:40 
D.O1:160;H1:40;A1:40;B1:320 
E.O1:40;H1:320;A1:320;B1:320 

配伍题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中毒症状,肝脾大,玫瑰疹。()|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贫血,出血,脾大,淋巴结肿大。()|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肝脾大,贫血。()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伤寒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疟疾

配伍题

多重耐药性伤寒病原治疗首选()|妊娠合并伤寒病原治疗忌用()

A.头孢菌素类
B.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
C.喹诺酮类
D.氯霉素
E.阿莫西林

配伍题

伤寒带菌者首选()|少儿及孕妇患伤寒应首选()|伤寒复发应首选()|伤寒患者应首选()

A.氯霉素
B.环丙沙星
C.氨苄西林
D.头孢曲松
E.庆大霉素

配伍题

发热10天,脾肿大,白细胞减少,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慢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有伤寒杆菌()|持续发热2周伴食欲差,脾大,肥达反应为H1:320,01:320,0X191:80()

A.确诊伤寒患者
B.伤寒带菌者
C.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D.骨髓炎
E.斑疹伤寒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