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的确如此,唐代和尚擅长书法的很多,但留下书论,如前面所说怀素的“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等,却又确实不多,只亚栖、辩光等数家而已。
释亚栖留下《论书》一篇,其原文是:“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语虽不长,但却提出了“书通即变”,“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立之体”的重要理论。这使我们意识到,若要“自立”于书坛的话,必定要推陈而能出新,当然,这出新又必须来自深厚的传统功力,如欧阳询“自立”的来自变“右军体”,柳公权“自立”的来自变欧阳询体就是明证;如果死守古人成法,即使学得入木三分,和古人一模一样,也只能被称之为奴书,是立不牢脚的。其中的精神是很辩证的。
释辩光《论书法》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是记载在宋魏了翁《鹤山集》中的“书法犹释氏心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非口手所传”数语而已。把书法比作佛家的“心印”,提倡“发于心源,成于了悟”,并认为“非手口所传”。我们如果能一分为二的话,撇去其唯心的成分不说,则又可从另一侧面体会到学习书法必须发自内心的颖悟,因为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写心”的,因此,只有陶冶人的灵魂才能创作出意态超逸的作品来,而“口手所传”的毕竟只能是工匠的技法啊!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翰林禁经》所说的“九生”法是哪“九生”?

参考答案:《翰林禁经》是唐朝人的论书著作,有人说是李阳冰撰。其中所载的“九生”,就是说在书法及文房四宝上,...

问答题

“坼壁路”、“屋漏痕”最早记载于哪一篇书论?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坼壁路”、“屋漏痕”最早见载于唐陆羽所著的《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中。...

问答题

颜真卿是中唐书法大家,书中亚圣,很想了解一下他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对书法的有关论述。

参考答案:确实,《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是颜真卿一篇有影响的书论。此文首先记述了他请教张旭传授笔法的具体内容,最后以褚遂良用笔&ld...

问答题

闻说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徐浩也有书论留下,很想知道他谈了些什么?

参考答案:徐浩的书法论著名为《论书》,《宣和书谱》说徐浩曾经写过《法书论》一篇,为时楷模,指的就是这篇。《论书》的核心谈了两个方面...

问答题

“画沙印泥”之说是谁提出来的?能否解释一下?

参考答案:“画沙印泥”就是说用笔要“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一样。这句话见载于唐蔡希综...

问答题

“永字八法”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的八笔为例,以阐明楷书的基本用笔方法。关于&ld...

问答题

《授笔要说》是唐代论述执笔法的名篇之一,不知文中是怎样论述的?

参考答案:《授法要说》一篇,从其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叙笔法传授,后言执笔五法。作者韩方明为唐德宗贞元(785&m...

问答题

请再说说《书谱》在其他方面的发挥。

参考答案:《书谱》在书法理论方面的论述面极广,除了以上所说之外,在用笔方面提出了“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

问答题

既然刚才说到了作书时主观情绪的重要性,那么对于这一论点,《书谱》又是怎样论述的呢?

参考答案:关于主观情绪对于书法的影响,《书谱》是这样论述的,它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

问答题

此外,听说《书谱》还对书法创作提出了“五乖”、“五合”的说法,愿闻其详。

参考答案:对于“五乖”、“五合”的论述,《书谱》是这样说的:“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