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有志于从事书法研究的人,能掌握一些鉴别古代法书的知识是有必要的。因为古代流传下来的名家书法作品往往是真伪混杂,要达到学习研究的目的就必须去伪存真。怎样鉴别法书的真赝呢?把它看得很神秘玄妙固然不对,但也不是很简单容易的事,它有一定的方法。一般来讲,鉴定法书的主要依据是作品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以时代风格而言,书法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物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如在唐以前写字是席地而坐,那时的执笔是斜执笔,写出的字不可避免地要有侧锋;在唐以后,出现了高案高椅,已是正执笔了,那时写字行笔就强调笔笔中锋。由于坐具的改变,使两个时期的书法出现了时代的差异,现代的鉴定家们,鉴别出古代著名的草书《古诗四帖》,不是南北朝时谢灵运所书,而是唐朝张旭的手迹,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这种时代风格的差异。清人梁巘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现在还有人在此基础上加上“清尚气(金石气)”或“清尚朴”,这些都是对各个朝代书法表现出的时代精神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还有古代书法作品中对于诗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行款格式、称呼、避讳等各个时代都有不同之处。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对我们分析鉴别古代书法作品出现的时代,区别真伪是十分适用的。
认识古代书家的个人风格,对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来讲要容易些,说起来也要具体些,因为书家的个人艺术风格的特点往往比较明显,他们作品的结体和用笔总有独到之处,那怕有些人学某家的字几乎能乱真,但和原作相比还是容易分辨出来的。如吴据的字和米芾的字相比,其潇洒风神总感欠缺;吴宽写的苏字总不如真的苏字那么自然多变;至于其它劣手的伪作更容易看出。但是,认识这个问题要注意对鉴别对象的艺术造诣有深度的了解,认识到书家风格形成的渊源,早期、中期、晚期艺术变化的特点,否则把书家早期作品当成赝品就不对了。
鉴别古代法书的辅助依据,涉及面较广,重要的有印章、纸绢、著录、题跋及装潢等方面。作者的印章和收藏印,通过用已经被承认的印章为范本进行核对,丝毫不爽即真,否则即伪。作者印章真,说明作品的可靠性,收藏印真,能说明作品流传有绪。法书作品凭借纸绢而存在,搞清纸绢的年代,往往能说明作品的年代。但前代的纸绢后人可用,而后代的纸绢前人绝对不能用。鉴定出纸绢的年代,至少能排除后代纸绢伪造前代法书的赝品。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于右任《标准草书》的得失怎样评价?

参考答案:于右任先生是已故的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三十年代对书法发动了一次重要的改革,集合了海内专家创设标准草书社。整理历代草书旧...

问答题

比较智永和怀素的学书方法,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智永和怀素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两位著名的僧人书法家。他们在学书方法上有相同和相异之处,不妨比较一下,可能对我们今天的学书者...

问答题

为什么历代著名的书法家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参考答案:历史上没有被批评过的书家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平庸,社会影响小,不屑被评论的人;另一种是艺术水平虽高,但被埋没而无人知晓...

问答题

“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这符合史实吗?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唐书·本传》中对张旭的赞语,它经常被后人在评论张旭时不加分析地引用。张旭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以擅狂...

问答题

学书者怎样理解孙过庭主张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吴昌硕主张的“贵能深造求其通”,郑板桥主张的“学一半,撒一半”?

参考答案:这三句话是不难懂的,都是在谈如何继承传统,介绍各人学习的方法。孙过庭认为:学习前人的法书,观察务求精细,摹拟务求相像;吴...

问答题

怎样去认识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书论?

参考答案:“四宁四毋”书论见于傅山《霜红完集·作字示儿孙》,原文是:“宁拙毋巧,...

问答题

晚明行草书有何突破,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参考答案:明代书法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学书者纷纷以摹古为能事,刻帖之风泛滥全国,而赵孟頫的书法被抬举到“仪凤冲霄、祥...

问答题

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所谓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王献之立志要在书法艺术上超过他的父亲王羲之;其二是后世对父子二人书法艺术孰优...

问答题

为什么庾翼称王羲之的书法为“野鹜”?

参考答案:这个典故出自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的《书论》中:“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

问答题

画家对书法艺术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画家的书法往往以独辟蹊径、另具一番情趣而引人注目,但是,也往往被评论为失之狂怪而非正宗。这种“正统&rdqu...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