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明代书法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学书者纷纷以摹古为能事,刻帖之风泛滥全国,而赵孟頫的书法被抬举到“仪凤冲霄、祥云捧日”(解缙语)无以复加的地步。其书法审美趣味大都醉心于以秀丽妍妙、萧散古淡为贵,这种艺术思潮在晚明才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明代后期,由于朝政腐败,国事日非,封建压榨变本加厉,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文人仍以诗文书画来粉饰太平,而另一部分文人,受了资本主义新因素的市民文学和浪漫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审美观的改变,他们要求社会变革的愿望,通过书画作品曲折地表现出来。在书坛上出现了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他们的行草书,以放浪不羁的笔意区别于明代早、中期那种清秀雅致、平淡冲和的书风。
徐渭(1521——1593),他的草书如同他的泼墨写意画一样,奔放豪迈,不拘一格。袁宏道说徐渭是“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张瑞图(1570——1641),他的行草书摆脱了赵孟頫书风的影响,露锋折笔,跳荡多姿,结体遒紧,别具新意。《桐阴论画》称:“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黄道周(1585——1646),书法以奇古拙厚见长,远师钟繇、索靖,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行草如急湍危石,奇姿横生。其书既见传统,又有新意。
倪元璐(1594——1644),书风略近黄道周,其行草书尤觉超逸,能纵笔取势,锋棱崭耀,险峻不凡,康
有为称其书“新理异态尤多。
傅山(1607——1684),他鄙薄赵孟頫的气节而恶其书为浅俗,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著名书论,其行草书笔势豪迈,雄奇宕逸,生气郁勃,别具风神。
王铎(1592——1652),书法中尤以行草书突出,其飞腾跳跃,能纵能敛,自出胸臆,气势壮阔,傅山称:“王铎四十年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晚明出现的这股豪放的书风,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带来了清朝统治的建立,这种艺术革新的倾向很快地遭到不应有的夭折。相反,赵孟頫、董其昌这一派柔弱的书风,因符合清初统治者竭力要平静全国的政治需要,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欣赏和大力提倡,而风靡全国。
沉寂了二三百年之后,晚明这派革新的书风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又重新焕发出它的艺术光彩。那时写行草书而欲自辟蹊径者,往往参照晚明行草书的创新道路,如沈曾植、吴昌硕、潘天寿、来梦生等人即是如此。特别是王铎的书法,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学习者众多,成为一大流派。晚明这一短暂的书法创新的历史,和出现的书法家们,在现代愈来愈引起国内书学研究者的注目,并逐渐得到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所谓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王献之立志要在书法艺术上超过他的父亲王羲之;其二是后世对父子二人书法艺术孰优...

问答题

为什么庾翼称王羲之的书法为“野鹜”?

参考答案:这个典故出自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的《书论》中:“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

问答题

画家对书法艺术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画家的书法往往以独辟蹊径、另具一番情趣而引人注目,但是,也往往被评论为失之狂怪而非正宗。这种“正统&rdqu...

问答题

为什么说“观人于书,莫如观行草”?

参考答案:这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要通过书法去了解一个人,最好去欣赏他的行草书。这里为什么他只说行草书,而...

问答题

书法家应该具备哪些修养?

参考答案:勤奋、博学、卓识是成为书法家的三个要素,其中缺一不可。关于学习书法必须勤奋刻苦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得,无庸多述。而博学和...

问答题

谈一谈书法创新的年龄规律。

参考答案:我们的国家迫切需要有很多学科的专家,对从事书法艺术的人而言,不想成为书法家的人是没有出息的!要想成为书法家,除了必备的修...

问答题

怎样理解“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参考答案:这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的一段著名书论。由于对这几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而受到后世的推崇...

问答题

赵孟頫为什么要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它代表了什么样的艺术思潮,它渊源于哪里,它的本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rd...

问答题

怎样才能入帖和出帖?

参考答案:有人把入帖的过程总结为读、临、背、核、用五个阶段。读就是读帖,读帖是对法帖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在思想上进行分析认识,...

问答题

怎样解释“临池”、“书丹”、“法书”、“法帖”、“乌丝栏”、“响拓”、“硬黄”这些常遇到的书法名词术语?

参考答案:【临池】临池之义,出自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文中说,汉末张芝学习书法十分勤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rdq...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