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临池】临池之义,出自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文中说,汉末张芝学习书法十分勤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来,人们就常把学习书法称为“临池”。临池就成为学书的一种别称。
【书丹】古代刻碑,用硃色在碑石上先写上字,然后再刻。《后汉书·蔡邕传》上载:“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宋代姜夔《续书谱》中专列“书丹”一条,称:“欲刻者不失真,未有若书丹者。”“书丹”在后世成为写碑志的通称。
【法书】可供人们学习效法的书迹称为法书。一般是指历代流传下来著名的书法作品。此外,出自对别人书法作品的尊敬亦称法书。“法书”一词,是和“名画”对称的。
【法帖】将法书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用纸墨拓下来,供学习和欣赏的拓本称为法帖。法帖之名,相传最早始于北宋宋太宗命王著摹刻的《淳化秘阁法帖》十卷。后来的《宝晋斋法帖》、《停云馆法帖》、《三希堂法帖》等,均沿袭此名。
【乌丝栏】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宋、亳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绢素或纸笺有黑直行线,为书写行间整齐所设的称为乌丝栏。如宋代米芾《蜀素帖》即是在乌丝栏绢本上所书。黄庭坚曾有诗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相传王羲之书《兰亭序》是“用鼠须笔书乌丝栏茧纸”,因此,黄诗中所谓的“乌丝栏”,应是借喻,指杨凝式笔下有王羲之书法的神采。
【响拓】古人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在暗室之中,置法书与纸于窗洞上,被光透视,法书于纸上清晰可见,然后双钩填墨,制成法书副本称为响拓本。传世的晋唐法书多数是响拓本。
【硬黄】纸名,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摹描法书的专用纸。清钱沣有联云:“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这里所说的硬黄即是指这种纸。它的制法是在纸上涂上黄蜡,用熨斗使之均匀,蜡融纸上变得稍硬而透明,便于蒙在法书上描摹。另一种是唐人把纸用黄柏染之,称为硬黄纸。其纸光泽莹滑,用以书经,可避虫蠹。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碑学是怎样传到日本去的?

参考答案: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碑学在全国风行,取代了帖学的统治地位,出现了书道中兴的大好局面。而碑学之风也逐渐传到了日本...

问答题

清代隶书在碑学中起的作用如何,有哪些著名的书家?

参考答案:清代隶书为碑学的先导。当篆书还处于摹古和探索阶段,魏碑刚引起人们注目时,隶书在艺术上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了。首开隶书风...

问答题

清代篆书的发展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篆书在清代的早、中、晚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清代早期写篆书的人不多,知名的篆书家有王澍、洪亮吉、孙星衍、钱坫等人,他们烧...

问答题

谈谈碑学与帖学之争。

参考答案: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在他们提倡碑学的同时,都颂碑贬帖,尊魏卑唐,其中尤以康有为更甚,他在《广艺舟双楫》中专列《卑唐》一章...

问答题

包世臣《艺舟双楫》一书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包世臣所著的此书分论文和论书两部分,故名艺舟双楫。其中论书部分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后世谈及此书,往往是专指论书部分。论书...

问答题

阮元是怎样划分南北书派的?他为什么要提出“北碑南帖论”?后来学者们怎样看待南北书派问题?

参考答案:阮元在《南北书派沦》中较为详尽地探讨了书法演变的源流,认为到了汉末、魏、晋时,书法分为南北两派。以东晋、宋、齐、梁、陈为...

问答题

清代碑学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了哪些探索?

参考答案:(一)笔法创新碑学主要是对大篆、小篆、汉隶、魏碑等这些唐以前的石刻文字的书写研究。很显然,用晋、唐、宋流传下来的笔法去表...

问答题

清代碑学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怎样?

参考答案:清代碑学在篆、隶、楷、行、草诸方面均有建树,其中以篆、隶的成就最为辉煌。在此以前,甲骨、大小篆、汉隶、魏碑这一类的文字,...

问答题

清代碑学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著作?它们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清代碑学的主要理论著作有阮元著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著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著的《广艺舟双楫》。它们和...

问答题

清代碑学兴起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李一氓在《论古籍和古籍整理》一文中对清代评价说:“这个时代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有高度封建文化的时代。&rdqu...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