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参考答案:

原因分析:
犯罪嫌疑人因素:一是法律意识淡薄。本案中吴某作为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不学法不懂法,对自身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贪图私利。本案中,吴某之所以愿意内外勾结满足实际借款人的大额信贷资金需求,也因其自己在此过程中获取了非法利益。
银行因素:一是信贷基础制度执行不严。本案中,涉案银行贷款“三查”,尤其是贷后管理以及合规审计形同虚设,功能失效是假名、冒名、借名贷款能够得逞的重要原因。二是重业绩指标考核,轻风险管理。本案中,涉案银行片面追求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导致网点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各项指标,习惯性放宽贷款准入条件,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反思:推进贷款精细化管理、强化员工的行为排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内审监督检查、加强员工法律法规培训。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案例:贷款诈骗案
基本案情: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王某某使用虚假房地产权证及其他虚假申贷材料,单独或伙同朱某某在K银行和H银行申请办理贷款,在陈某、周某等其余6名犯罪人员协助下,累计骗取2家银行贷款30笔,共计人民币1002万元。经法院认定,上述犯罪分子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其中,王某某贷款诈骗30起,诈骗数额1002万元,属主犯,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42万元;朱某某参与诈骗20起,诈骗数额695万元,系从犯,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其余陈某、周某等6人明知王某某、朱某某使用假证骗取银行贷款而为其帮助,在本案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被判处6年至1年有期徒刑不等,并分别处以罚金。 
作案手段:本案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成立公司,“搭建平台”。2005年至2007年期间,王某某分别以本人以及朱某某、陈某、周某名义登记注册四家公司,均由王某某实际控制;第二步,制造假象,“创造条件”。为制造公司业务繁荣、资金流量大的假象,王某某等人通过一系列虚假贸易放大资金流量,密切与银行的业务联系。第三步,提出申请,“出示房产”。王某某、朱某某以公司经营需要资金为由,以租用房产的信息伪造虚假房产证明提供给银行骗取贷款。第四步,办理登记,“抵押房产”。在办理房产登记时,王某某等人谎称在房产管理部门有熟人,支开或绕开银行相关经办人员,将事先伪造好的房产他项权证提供给银行,满足银行放款条件。 
损失及影响:本案中,王某某等犯罪分子使用虚假房地产权证骗取多家银行贷款,案件金额巨大,影响恶劣,银行损失惨重。其中,K银行被骗贷款23笔,金额664万元,H银行被骗贷款7笔,金额338万元。案发前,K银行在向王某某等人追讨贷款未果后,为了掩盖工作失误带来的影响,避免形成案件,竟然与王某某等人商定由该行相关工作人员代为还款或介绍他人借款给王某某还贷,并由王某某出具借据予以认可。经过上述处理后,王某某尚欠K银行22.1万元,虽然表面上该行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但实际上王某某等人并未归还一分钱,只不过是银行将损失进行了转嫁。

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原因分析:犯罪嫌疑人因素:本案中,王某某等人贷款后,并未用于经营和资金周转,而是用于赌博、偿还债务及个人挥霍,且案件发生...

问答题

案例: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
基本案情:2010年9月,公安机关在侦查一宗经济案件时,发现某银行员工李某有挪用银行资金嫌疑,遂对其立案侦查。经侦查发现,李某在1993年至2008年担任某银行基层网点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向存款人开具空白凭证及出具借条等手段,累计从9名客户处吸收存款60余万元不入账;并通过开具虚假存款等方式挪用银行资金近50万元。后经法院审理,依法认定其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挪用资金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6年,罚金2万元。 
作案手段:本案中李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先在外地向储户揽储后,欺骗储户称要回网点所在地办理正式存款手续不入账;二是出具空白存款凭证给上门储户,从而吸收存款不入账;三是私下向储户出具借条等凭证代替存单;此外,李某挪用银行资金的方式包括:一是对大额储户开具相同金额的虚假存单,而仅将其中小部分资金入账,其余资金挪作他用;二是将回收的贷款不入账;三是利用职务之便,冒用他人名义立据贷款挪用资金。 
损失及影响:对储户而言,其通过银行存款的本意主要在于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并且获得利息收入,而李某通过各种欺骗手段蒙骗储户,将储户本应存入银行的款项不入账而挪作他用的行为,使得储户和银行之间并未发生真实的存款法律关系,储户的资金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处置,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虽然李某所在银行并没有接到客户的存款,但是李某作为银行员工,在其职权范围内以银行名义向储户吸收存款,构成职务代理,应由所在的银行承担违法行为后果。

请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原因分析:犯罪嫌疑人因素:社会转型期,各方对利益的追求容易引起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诱发个别人的投机心理、冒险心理、...

问答题

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坚决守住风险底线,要重点加强在哪些方面的工作?

参考答案:(1)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扩散;(2)严密防范表外风险输入;(3)切实阻隔影子银行风险传染;(4)严守银行经营管理规则;(5...

问答题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经济增速放缓将使信用风险加重;(2)部分过剩行业调整将使风险暴露增多;(3)非正规金融活动传染可能加剧;(4)内部...

问答题

2014年上半年银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民营银行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2)业务治理体系改革进展顺利;(3)简政放权效果开始显现;(4)推行普惠金融取得新进...

问答题

各级监管机构应将理财业务作为重点检查领域,具体检查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业务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建设,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资金运作、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通道类业务、会计核...

问答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怎样做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参考答案: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至上,坚持社会责任,践行向银行业消费者公开信息的义务,履行公正对待银行业消费者的责任,遵从公平交...

问答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2)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内部控制体系;(3)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信...

问答题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不良贷款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管理现场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哪些业务品种的检查?

参考答案:(1)大额关注类贷款及不良贷款;(2)未被划分为不良贷款的逾期贷款;(3)高风险领域贷款;(4)异地授信;(5)多头授信...

问答题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双线”风险防控责任制的通知》提出的“双线”风险防控内容,具体包括哪七类风险?

参考答案:(1)平台贷款风险;(2)房地产贷款风险;(3)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4)影子银行业务风险;(5)流动性风险;(6)信...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