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主要成分
Si1000×0.4%=4公斤
Mg1000×0.7%=7公斤
杂质
Cu1000×0.10%=1.0公斤
Mn1000×0.10%=1.0公斤
Fe1000×0.30%=3.0公斤
杂质总和
1000×1.5%=15公斤
(2)计算各炉料需要量
Al-Si中间合金
4÷12%=33.33公斤
Mg锭
7÷99.85%=7.01公斤
Al锭
1000-(33.33+7.01)=959.66公斤
(3)核算
核算装炉量与各合金元素含量
装炉量
959.66+33.33+7.01=1000公斤
合金元素
Si33.33×12%+7.01×0.03%+959.66×0.13%=5.25公斤
5.25÷1000=0.525%
Mg7.01×99.85%=7公斤
7÷1000=0.7%
杂质核算
Cu
33.33×0.01%+7.01×0.02%+959.66×0.01%=0.1007公斤<1.0公斤
Mn
33.33×0.015%+7.01×0.02%=0.0064<1.0公斤
Fe
33.33×0.15%+7.01×0.05%+959.66×0.15%=1.49公斤<3.0公斤
杂质总和33.33×1.2%+7.01×0.15%+959.66×0.30%=3.28公斤<15公斤
核算完毕,杂质在允许范围之内
(4)熔炼过程
工艺流程:熔炼炉准备→装炉熔化→扒渣搅拌→精炼→细化剂→静置→出炉浇铸
装料顺序:如果是一次性装料(大规模工业生产采用火焰炉):铝锭→镁锭→铝硅中间合金;
如果是实验室:先熔化铝锭(加覆盖剂)→加入铝硅中间合金熔化(搅拌覆盖)→加镁锭熔化(搅拌覆盖)→扒渣→精炼除气→细化剂→静置→出炉浇铸
覆盖剂与精炼剂选择:Mg含量小于2.5%时采用NaCl与KCl各50%混合均匀覆盖;
Mg含量大于2.5%时采用KCl与MgCl2覆盖。精炼剂在覆盖剂的基础上增加CaF2。
晶粒细化剂可以采用Al-Ti-B,也可采用Al-Ti-C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为什么提高浇注温度有可能形成较大的等轴晶、较长的柱状晶

参考答案:提高浇注温度,游离晶重熔的可能性增大,故有利于形成较长的柱状晶,同时,浇注温度提高延长了形成稳定凝壳的时间,温度起伏大,...

问答题

影响凝固传热的因素

参考答案:①金属性质:金属的导温系数a代表其导热能力的大小。a大,铸锭内部温度易于均匀,温度分布曲线就比较平坦,温度梯度小;反之,...

问答题

气体的来源及在铸锭中的存在形式

参考答案:①来源:大气中,氢的分压极其微小。可以认为,除了金属原料本身含有气体以外,金属熔体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与熔体接触的炉气以及...

问答题

影响金属氧化烧损的因素

参考答案:熔炼过程中金属的实际氧化烧损程度取决于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即与金属和氧化物的性质、熔炼温度、炉气性质、炉料状态...

名词解释

缩孔与缩松

参考答案:在铸锭中部、头部、晶界和枝晶间等地方,常有一些宏观和显微的收缩孔洞,称为缩孔。体积大而集中的缩孔称为集中缩孔,细小而分散...

名词解释

成分过冷

参考答案:

界面前面液体由于溶质再分布而导致实际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的现象。

名词解释

顺序凝固

参考答案:采用各种措施来使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照远离冒口的部分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分,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的次序进行凝固。

名词解释

非金属夹杂物

参考答案:

金属中的非金属化合物,如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以及硅酸盐等大都以独立相存在,统称为非金属夹杂物,一般简称为夹杂或夹渣。

单项选择题

A.>1.0-1.25%
B.>1.25-1.6%
C.>1.6-2.00%
D.>2.0-2.2%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