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是横跨欧亚大陆中心的广大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0%,其范围包括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我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的形成过程如下:
根据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早在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时就已经初步形成。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高压的条件下,季风气候尚未形成,而盛行的行星风系为东北信风,多为下沉气流,空气绝对增温导致相对湿度减小,再加上地势平坦,地形雨稀少,从我国西北直到长江流域形成了一条广阔的干旱气候带,具有亚热带稀树草原和半荒漠景观。晚第三纪时,我国大陆联成一片,青藏高原大面积抬升,使大陆性气候加强,并促成了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导致我国现代气候的形成。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的考察结果表明,西北和华北地区现代干旱气候的形成和加强是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分不开的。在上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尚未显著隆起,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m,冬季尚不存在西伯利亚高压,仅在北纬30度的拉萨附近有一弱高压;到第三纪末,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区剧烈上升,中更新世时,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达到3000m,原来的冬季弱高压得到加强,其中心向北推移到北纬40度附近;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初期,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经历了急剧的整体抬升,高原面已与现代高度接近,现代季风气候基本形成,原来的冬季高压北移到北纬55度的西伯利亚附近。冬季时,从高压中心吹向四周的干冷大陆季风,经青藏高原的顶托,在东经97度附近形成西北风和东北风的分野,前者吹向东南,笼罩我国东南半壁,后者向西南盛吹,直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部后被西北风所取代;由于盛行风系来自干旱大陆,气流含水量少,造成此时整个西北地区都干冷少雨。到了夏半年,西北地区由于距海遥远加之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阻挡了来自东南沿海的季风气流,青藏高原和祁连山、昆仑山等高山又形成了对西南来自印度洋气流的屏障,导致海洋季风难以深入,因而从东向西,气候逐步干旱。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逐步隆起所导致的季风变化和地理位置深处欧亚大陆深处,冬夏季风均难以形成大量降水,是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的主要原因,也使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和暖温带荒漠景观。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论述冰心研究的意义和定年方法?

参考答案:极地冰盖和中高纬度高山冰川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最终形成含有年层的冰体。在这些冰体上钻取的冰芯变成了研究古气候环境演变的一...

问答题

我国的季风环流是怎么形成的?

参考答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拥有成因复杂的多种季风环流类型。其成因体现在以下方面。海陆热力差异:我国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

问答题

按照形态、地域、物理性质和气候条件,冰川分别有那些分类?

参考答案:地球上的冰川数量多,种类也不少。冰川的分类法很多,有按形态分类的,有按地理分类的,有按物理性质分类的,等等。从冰川学的角...

问答题

简述冰川发育的条件,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关系?

参考答案:冰川发育的地形条件:冰川发育最基本的地形条件是山脉或山峰的海拔是否深入到雪线即平衡线高度以上,因此,山脉或山峰的绝对高度...

问答题

论述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以及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A动力作用(1)对西风气流的扰流分支作用(冬半年):分别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两只西风流分支现象:北脊弱高压,南槽弱低压影响...

问答题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中国水资源受降水、大气环流、地理位置、地势复杂等因素影响,其时空分布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及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南方水多...

问答题

简述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

参考答案: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使影响我国气候的环流系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面通过不同的季节来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

问答题

何为自然地域分域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

问答题

试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答案:一、综台自然区划的原则自然区划的特点决定区域单位的划分合并,应该根据发生一致性、形态类似性和区域共轭性来进行。也就是要坚...

问答题

试述对地表环境进行调控的可能途径

参考答案:优化调控突进有三条:物质流的调控、能量流的调控与信息流的调控。(1)物质流的调控通过调节输入或输出系统的物质的质量与数量...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