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

(1)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和反省。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生经验既包括实践经验与所见所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也包括心理经验与自我反省。
(2)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家需要特殊的才情和智慧,更需要来自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技能技巧的训练。刘勰在自然景色四季更替感受到了心理体验的变化,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描述,高尔基感觉到贫困生活的压力,便提笔述说自己的快乐和苦恼,这实际上都是作家的才情素质与生活经验遇合的结果。
(3)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对作家创作有重要影响。司马迁曾举出八个例子谈及作家创作与坎坷人生经验之间密切的对应关系。他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种现象在中外文学史上相当普遍,在中国,有“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在西方也有“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它表明坎坷的生活经验和由此形成的创作性心理体验,会郁结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心理平衡。悲剧性人生和创伤性体验,从情感内蕴、文学风格、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酿成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4)作家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激发创作激情的缘由,而且也是制约和规范作家创作的因素。
第一,一方面,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给作家提供了创作材料,作家与生活对象的遇合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和激发创作激情的缘由;另一方面,如果生活材料没有转化为作家主体的经验对象,即融化为作家的切身体验,作家是不可能进入创作状态的。因此,作家需要体验生活,作家的体验生活需要身心的切身体会。
第二,作家的阅历和经验决定了他的审美视野和创作世界,但从遇合关系上讲,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利于文学创作;生活经验有限,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如张爱玲、勃朗特姐妹等。但是,生活阅历贫乏,会导致创作枯竭,甚至影响对有限的生活经验的体认和反省。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什么是创作个性?举例说明创作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创作个性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

问答题

经典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文学经典是指由优秀作家创作,得到学术界认可,并能够构成某种文学传统的精品,它会在课程中体现,也会在文学史、文学选集...

问答题

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1)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坎坷的生活经验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

问答题

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不对。第一,创作个性与个性是两个不同范围的概念。创作个性是一个文学理论术语,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

问答题

简述艺术形式的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

参考答案:(1)艺术形式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并非仅仅在于“物化”,给构思结果赋予某种可感的外貌。形式不是在...

问答题

简述审美情感的特点。

参考答案:审美情感是创作心理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学活动中具有深刻、巨大的影响。其特点是:(1)审美情感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具有...

问答题

简述理解作为创作心理要素的理解的特点。

参考答案:(1)理解是创作心理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直接影响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创作并不以展示为目的,艺术形象能否体现出的对人...

问答题

简述文学中的陌生化。

参考答案:(1)陌生化也译作“反常化”或“奇特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

问答题

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会受到限制吗?

参考答案:(1)艺术构思是指创作主体以想象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了创作意图的艺术整体的思...

问答题

简述对灵感的认识。

参考答案:(1)灵感是指创作过程中由于思维紧张、情绪高涨而导致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对创作的认识而言是一种飞跃。(2)灵感的特点:偶...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