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X 纠错

参考答案:荀子,战国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名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建立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反对孟子“性善”说,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而立意道德之类“善”的东西,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而是人为的结果,特别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由此建立了他的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
《乐论》一篇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文艺思想,一开头将音乐的产生。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之类的感情必然“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表现为音乐;接下去讲“立乐之方”。其目的在于“感动人之善心”,而排出“邪污之气”对于人的影响。
“立乐之方”是荀子进行诗教、乐教的总原则。 荀子把国家的治乱兴衰归因于音乐的邪正,当然有片面性,但是他充分估计了音乐的社会作用,有其可取之处,同时,文艺作品不可能直接对社会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这一点荀子的认识是深刻的。另外,荀子认为“礼”和“乐”必须相辅相成而行。使礼乐相辅相成,为“王道”服务,这是荀子乐论的实质。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庄子》

参考答案:庄子,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人。其思想明显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所著《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虚...

问答题

简述(庄子的)和“得意忘言”说

参考答案:"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

问答题

简述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参考答案: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

问答题

简述(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参考答案:"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

问答题

简述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参考答案: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2、“尽善尽美...

问答题

简述“中和之美”说

参考答案:“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在孔子...

问答题

简述“思无邪”的观点

参考答案:“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l...

问答题

简述“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

参考答案:“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

问答题

简述“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参考答案:“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r...

问答题

简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参考答案: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