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开国即位,追尊先人,为历代皆有之礼。唐高祖的高祖父李熙为北魏金门镇将、曾祖李天赐为魏幢主,二人于唐高宗仪凤(676-679年)中分别被追封为献祖宣皇帝、懿祖光皇帝,并在原葬地加上陵号曰建初、启运。高祖祖父西魏太尉、柱国、北周追赠唐国公李虎,追尊为太祖景皇帝,原葬甘肃清水,迁葬陕西三原,陵曰永康。高祖之父……被追封为代祖元皇帝,陵曰兴宁。四祖之陵作为唐皇室始祖之墓,终唐祭祀;虽经扩建修缮,但其规模始终无法与十八陵相比。武则天改唐为周,亦依制追尊乃父为太祖孝高明皇帝……天授元年尊武士彟为昊陵……除追尊先辈陵庙外,唐代还有皇帝追尊兄长为帝、其墓称陵之制。睿宗复辟,初欲复以嫡长子李宪为太子,李宪则以三弟楚王隆基于国功高涕泣固让,最终李隆基得嗣立为皇帝。李宪受封宁王,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薨逝,玄宗痛悼,追尊谥曰让皇帝,葬以帝礼,丧祭至为丰厚,墓曰惠陵……中晚唐时,一些未与先帝合葬的皇帝本生母妃等人也自立陵号,如“宣懿太后韦氏(武宗生母)福陵在京兆府万年县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唐朝在高宗、中宗两朝还有追封子孙为帝、为太子之例,被追封者的墓葬之制亦仿拟皇陵。唐高宗太子李弘,为武则天所生长子,高宗甚爱之,令其辅弼政务。后与武则天争权,“遇鸩薨”。高宗痛悼不已,下令追谥为孝敬皇帝,墓号恭陵,制度尽用天子礼。陕西乾县的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墓主分别为唐中宗的子女李崇润和李仙蕙,因议论武则天私生活被杖杀,中宗复辟,追加封谥,迁葬或改葬,皆“号墓为零”,二墓在诸陪葬墓中是规格最高的,但却远逊于偃师恭陵。
---摘自刘毅《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