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 纠错

参考答案:正确答案:(1)三个理论都是从供求关系来解释利率的决定,但不同学派对供求关系的解释。不同之处在于: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由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同时该理论还是一种流量和长期分析,所以,又被称为长期实际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同时,货币供给量表现为满足货币需求的供给量,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是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增大,形成“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研究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储蓄、投资流量)和短期货币因素(货币供求流量)对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由此可见,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区别,在于可贷资金理论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的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但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中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2)可贷资金理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一方面肯定古典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实物因素对利率决定影响的基本观点,但是也批评其完全忽略货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肯定凯恩斯认为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影响的基本观点,同样也批评其完全否定实物因素作用的缺陷。总的来说,可贷资金理论综合考虑了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将社会经济的实体经济层面和虚拟经济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地解释了利率的决定过程。 (3)央行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对市场中利率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为经济服务的目的。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市场中债券的供给和窗口指导利率的变化。 第一,市场中债券的供给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债的供给量进行的调整。这需要市场中的国债量已具备一定规模,可以形成足够的调配空间。央行通过买卖国债从而直接影响了国债的价格,利率也会相应做出调整。这是一个间接影响的过程,但是由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很强,因此利率的调整也非常迅速。该项操作与利率决定理论中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相印证,人们出于投机动机产生对国债的需求,当债券价格变化时,利率也随之变化。 第二,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从而直接对资金的利率产生影响。银行如果发生资金的短缺,其中有一个获得短期资金的渠道是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央行也乐于提供这样的服务,因为该项服务为央行提供了另一个控制市场中资金利率的有效途径。贴现率更像一种底限,试想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普通的商业银行是不愿以低于再贴现率的水平借款给贷款者的,因为这将使他不仅无法获利,而且还要赔钱。该项操作与可贷资金理论相互印证,再贷款率与再贴现率如资金的原始供应价格,价格高则资金的供给就少,价格低则资金的供给就多。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赞题库

赞题库-搜题找答案

(已有500万+用户使用)


  • 历年真题

  • 章节练习

  • 每日一练

  • 高频考题

  • 错题收藏

  • 在线模考

  • 提分密卷

  • 模拟试题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版权所有©考试资料网(ppkao.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