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颈部CT B.血T3、T4值 C.甲状腺B超 D.颈部X线检查 E.MRI
A.T3↑、114↑、TSH↓ B.T3↑、TT4↑、TSH↑ C.TT3↓、TT4↓、TSH↑ D.TT3↑、FT4↑、TSH↑ E.TT3↓、反T3↓、TSH↓
A.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缺失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B.脑干疑核、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神经元减少,残存神经元气球样变 C.肌肉活检可见大量萎缩的Ⅰ型肌纤维 D.电镜下可见肌纤维萎缩、肌小节排列紊乱、神经纤维稀疏和轴索萎缩等
A.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素敏感金葡菌有较强活性,但不如青霉素 B.对肠球菌和利斯特菌的作用优于青霉素,对草绿色链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C.对β-内酰胺酶稳定 D.医院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常耐药 E.常用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所致儿童
A.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B.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D.亚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E.脑内血肿增大
A.HIV感染人体后能产生抗体,但不能产生中和抗体 B.HIV感染人体后能产生抗体,但中和抗体少,且抗病毒作用弱 C.在血清中可以同时存在抗体与病毒 D.有抗体的血清仍具有传染性 E.感染HIV后,血清中即可检测出HIV抗体
A.食欲不振 B.头晕、头痛 C.恶心、呕吐 D.心律失常 E.绿视
A.患者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 B.患者从潜伏期起即可从粪便排菌 C.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 D.排菌期限在3个月以内称为暂性带菌者 E.排菌期限在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
A.长期大剂量吡拉西坦、茴拉西坦或奥拉西坦能延缓AD进展 B.双氢麦角碱有较强的α受体阻断作用,能改善神经元对葡萄糖的利用,可与多种生物胺受体结合,改善神经递质传递功能 C.辅酶Q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减轻神经元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线粒体DNA损伤 D.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代谢而降低AD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