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关节内骨折 B.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 C.合并神经损伤的移位骨折 D.合并血管损伤的移位骨折 E.骨骺损伤
A.创缘整齐、无感染、缝合后对合严密,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的愈合 B.伤口边缘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创面逐渐缩小的愈合 C.组织缺损较大或伴有感染的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的愈合 D.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的愈合 E.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物质干燥后,在痂下完成上皮再生的愈合
A.T10 B.T4 C.T12 D.C7~T5 E.T2~6
A.快速输入50%葡萄糖60ml B.快速输入10%葡萄糖500ml C.静滴腺苷三磷酸二钠氯化镁 D.静滴腺苷三磷酸 E.平衡盐溶液
A.在伤后立即施行 B.2周后方可施行 C.肉眼血尿消失后施行 D.休克纠正后施行 E.腰部包块不再增大后施行
A.以基底节区和丘脑区为好发部位 B.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灶,直径10~15mm C.占位效应明显 D.病灶可以多发 E.可以出现强化,以第2~3周最明显
A.受伤12小时,伤口轻度污染,清创后可行一期缝合 B.受伤已12小时,污染较重的伤口,清创后可作延期缝合 C.受伤24~2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清创后可将伤口缝合,创缘对合 D.战地伤口清创后可行一期缝合 E.受伤达24小时的关节开放性损伤,清创后可予以缝合
A.X线正侧位平片 B.CT C.MRI D.脑血管造影 E.核素扫描
A.梗阻的原因 B.梗阻的性质 C.梗阻的部位 D.梗阻的程度 E.梗阻肠管有无血运障碍
A.出血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高排低阻型休克 D.损伤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