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沟断面应满足排除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需要; B.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 C.水沟位置宜结合结构排水工程设在隧道两侧或中心,并避免防碍施工; D.经常清理排水设施,确保水路畅通。
A.普通砂浆锚杆; B.楔缝式锚杆; C.胀壳式锚杆; D.树脂锚杆; E.早强药包锚杆。
A.方可拆模 B.继续浇筑 C.不能拆模
A.中空孔和装药眼的直径、深度; B.地质条件; C.装药眼起爆顺序; D.隧道开挖断面积。
A.不小于0.2m/s B.不小于0.15m/s C.不大于4m/s D.不大于6m/s
A.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B.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C.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D.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A.注浆堵水主要作用是封堵裂隙,隔离水源,堵塞水点,以减少洞内涌水量,改善施工条件 B.注浆浆液常用的有: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以及各种化学浆液 C.注浆方式可分为分段注浆和全段注浆 D.注浆扩散半径与岩石裂隙大小、浆液粘度、凝固时间、注浆量无关,只与注浆速度和压力有关
A.3车道隧道 B.2车道隧道 C.2车道隧道的停车带 D.跨度大于20m的隧道
A.当断面较小或围岩松软、破碎或在曲线、折线处开挖成形要求高时,周边眼间距应取较小值; B.抵抗线应大于周边眼间距; C.对于松软或破碎性围岩,周边眼的相对距离应取较小值; D.周边眼的眼底应插入设计轮廓线以外。
A.洞外地面控制测量 B.三角测量 C.洞内控制测量 D.导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