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防为主 B.打防结合 C.密切协作 D.积极主动
A.商业银行 B.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农村信用合作社 C.邮政储汇机构 D.政策性银行
A.从单纯打击转向预防与打击并重 B.洗钱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 C.法律规定的义务主体范围从金融机构向特定非金融机构扩展 D.工作重点由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变为防范资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A.未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B.未按照规定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C.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D.未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
A.数据信息 B.业务凭证 C.账簿 D.协议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B.在可疑客户的业务关系续存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错作行为 C.对于可疑类客户,应当对其身份信息及资金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分类等级 D.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次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A.执法检查计划 B.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C.举报信息 D.上级行的要求以及其他履行职责的需要
A.编造引进资金的理由从银行贷款 B.上市公司董事长变更,没有进行披露 C.自制信用卡从银行提款机提款 D.提供不完整的财务报表,以获取银行贷款
A.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 B.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者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 C.没有正常原因的多头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D.自然人银行账户频繁进行现金收付且情形可疑,或者一次性大额存取现金且情形可疑。
A.过失洗钱行为也构成洗钱犯罪 B.洗钱犯罪的明知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确知道清洗资金是上游犯罪所得 C.行为人实施洗钱行为时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 D.通过客观证据推定行为人应当知道清洗资金是上游犯罪所得不构成洗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