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民的尊严 B.小说《花千骨》 C.运输行为 D.毛绒玩具
A.人格利益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B.人的行为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C.事件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D.创作行为属于法律行为
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C.地方性法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D.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A.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也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B.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不包括人格利益 C.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D.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A.2013年10月7日,强台风“菲特”登陆我国福建 B.2014年2月11日,刘某死亡 C.2014年4月5日,王某与宋某发生口角后,将宋某打成轻微伤 D.2014年2月14日,李某团购了一张电影票
A.主体 B.内容 C.法律事实 D.客体
A.人的出生 B.自然灾害 C.时间的经过 D.侵权行为
A.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在法人成立时同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同时消灭 D.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7周岁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在我国某外商投资企业担任董事长并居住在我国的美国人David,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B.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机关法人,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C.其他组织即使不具备法人资格也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D.为了维护国家的权威性,国家不能成为经济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