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使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化学物称非整倍体剂
A.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 B.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 C.有助于发现新的靶器官 D.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
是指一个动物出现多个肿瘤或一个器官出现多个肿瘤。是化学致癌的又一特征。一般计算每一组的平均肿瘤数。
是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所引起的健康效应的一门科学。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A.生物利用度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摄入量 B.生物利用度F=AUC(静脉注射)/AUC(非静脉注射) C.静脉注射途径的生物利用度为100%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免疫性溶血 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C.荨麻疹 D.免疫性肝炎 E.哮喘
A、燃料燃烧 B、有机物土壤微生物分解 C、甲壳类动物体内蓄积 D、食品的熏制和烘烤
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