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抵押文件 B.董事会同意抵押证明 C.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证明 D.《房屋所有权证》
A.宗地 B.图幅 C.地籍街道 D.地籍街坊
A.GPS网 B.三角网 C.三边网 D.边角网 E.导线网
A.空间特征数据 B.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 C.原始数据 D.时间属性数据 E.权属数据
A.四等以上控制网 B.一级小三角(边)网或一级导线网 C.二级小三角(边)网或二级导线网 D.图根导线
A.街道 B.行政村 C.乡(镇) D.县
A.如果没有实测界址点坐标,可在实地丈量界址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用距离交会的方法绘出界址点位置 B.界址点分埋石(包括建筑物拐角界址点)和不埋石两种 C.界址桩在图上必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按顺时针编号 D.界址桩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00m,转折点必须设置界址桩。对于大型线性工程,直线段距离可适当延长 E.界址点编号形式:如用地面积较小,可按阿拉伯数字1,2,3…顺序编制;如用地面积较大,可采用地名或工程名的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作为代号顺编
A.提高调绘的工作效率 B.减轻外业调绘的劳动强度 C.将各种地类的位置、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 D.将大量外业调绘工作提前到室内完成 E.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
A.记录在案 B.课税服务 C.留根存档 D.规范土地产权
A.500~600 B.1000~1200 C.2000~2400 D.600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