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稀释后,立刻分装于小容器,并保存于-18℃ B.配制时,加入硝酸使最终浓度为0.5mol/L C.配制时,加入硝酸使最终浓度为5% D.配制时,加入硝酸-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5% E.配制时,加入硝酸-重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05%
A.二硫腙 B.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 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 D.8-羟基喹啉 E.甲基异丁基甲酮
A.碱性氯化亚锡溶液 B.酸性氯化亚锡溶液 C.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E.硫酸溶液
A.乙醇 B.乙酸 C.正己烷 D.已烷 E.乙醚
A.越小 B.不确定 C.越大 D.与最大采样体积无关 E.不变
A.100℃ B.180℃ C.120℃ D.150℃ E.220℃
A.200℃ B.250℃ C.300℃ D.270℃ E.350℃
A.从采样管流出气中发现被采集物 B.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入气中浓度的5% C.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入气中浓度的10% D.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入气中浓度的15% E.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入气中浓度的20%
A.岸边取样 B.水面下30~50cm处取样 C.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 D.岸边1~2m处取样 E.距水面下30~50cm,岸边1~2m,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气体和液体共存 E.液体和固体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