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褥垫式排水 B.贴坡式排水 C.渗水隧洞排水 D.棱体排水
A.地基总沉降量由瞬时沉降量、主固结沉降量与次固结沉降量三部分组成 B.应分别计算瞬时沉降量、主固结沉降量及次固结沉降量,三者累加后即为总沉降量 C.计算主固结沉降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或应力面积法 D.压缩试验资料可采用e-1gP曲线也可采用e-P曲线
A.黄土路基的设计应特别注意加强排水,可以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及综合排水设施 B.在膨胀土地段填筑路基时应进行大挖大填,降低膨胀土的影响 C.冻土地区路基应尽量采用路堤形式,应尽量保护多年冻土 D.设置毛细水隔断层是处理盐渍土路基的重要措施
A.0.50 B.0.75 C.1.0 D.1.25
A.液性指数≥0.75 B.无侧限抗压强度qu≤50kPa C.标准贯入击数≤4 D.灵敏度ST≥4 E.孔隙比e>1.0 F.含水量大于液限(ω>ωL)(G)压缩系数
A.土的密度小于震稳密度 B.饱和粉细砂的平均粒径d50<0.22mm C.毛隙水饱和带顶面距路基面的高度小于2.5m D.砂土的饱和度大于80% E.地震烈度大于6度
A.平均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0.5m D.最大值+0.5m
A.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宜以路堤通过 B.线路通过山坡时,路基位置应选在坡度较缓,地表干燥的向阳地段 C.线路通过热融滑塌体地段时,宜从其上方以路堤形式通过 D.对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
A.俯斜式挡墙 B.仰斜式挡墙 C.衡重式挡墙 D.直立式挡墙
A.0.67 B.0.70 C.0.75 D.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