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房性期前收缩 B.结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A.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B.减慢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性 C.延长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D.阻滞钠通道,不影响钾通道 E.对钠、钾通道都有抑制作用
A.此患者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患者 B.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C.如长期口服华法林,INR应维持在2.0~3.0之间 D.如不适宜应用华法林,可改用阿司匹林 E.此患者复律前无需行抗凝治疗
A.左室肥厚劳损 B.右室肥厚 C.左室高电压 D.预激综合征 E.左束支传导阻滞
A.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由结间通道和普通心房肌传递至房室结及左心房 B.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 C.抵达希氏束后传导更为缓慢 D.束支与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均极为快速,使全部心肌几乎同时被激动 E.最后,冲动抵达心外膜,完成一次心动周期
A.是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 B.位于上腔静脉人口与右心房后壁的交界处 C.长10~20mm,宽2~3mm D.冲动在P细胞形成后,通过T细胞传导至窦房结以外的心房组织 E.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占4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者占60%
A.冠心病患者 B.正常心脏者 C.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D.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E.心脏瓣膜病患者
A.窦房结恢复时间 B.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室结前传文氏点>130次/分 D.测定窦房结电图 E.检出房室旁路
A.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 B.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如烟、酒、咖啡、运动及精神刺激等 C.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 D.心律失常是触发机制还是自律性增高 E.心律失常对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体位、呼吸、活动等)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