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行动 B.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C.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D.投标人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A.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 B.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 C.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 D.投标文件中有含义不明确的内容 E.投标文件中有计算错误
A.投标人少于3个,招标人可以延长投标时间B.超过1/5的评标委员会人员认为评标时间不够,招标人应当延长C.标底只能作为评标的参考,不得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D.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过程中可以向投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
A.15 B.20 C.30 D.60
A.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 B.招标项目估算价的3% C.投标报价的2% D.投标报价的3%
A.洋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7人以上单数 B.联合体中标的,由联合体牵头单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C.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 D.投标人应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提交履约保函
A.招标人可以从投标保证金中支出评标的费用 B.投标保证金必须是现金的形式 C.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D.不参加现场踏勘
A.5日 B.15日 C.20日 D.21日
A.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B.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 C.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相同的资格审查 D.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E.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无关
A.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B.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 C.招标人对已发出的资格预审文件进行修改应该在投标截止时间至少l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潜在投标人 D.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的,应当在开标前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