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高频波动性听力下降 B.卡氏切迹 C.高频对称性听力下降 D.低频波动性听力下降 E.陡降型听力下降
A.突发眩晕 B.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 C.但无耳鸣、耳聋 D.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E.有反复发作特征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
A.20~30岁 B.30~50岁 C.50~60岁 D.60~70岁 E.70岁以上
A.自描测听曲线多为Ⅱ型 B.AP的振幅—声强函数曲线斜率变小 C.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提示重振现象 D.SP/AP异常增加 E.镫骨肌反射阈与纯音听阈差缩小
A.摇晃感 B.浮沉感 C.倾倒感 D.旋转感 E.升降感
A.250~1000Hz气导听力改善≥5dB B.250~1000Hz气导听力改善≥10dB C.250~1000Hz气导听力改善≥15dB D.250~1000Hz气导听力改善≥20dB E.250~1000Hz气导听力改善≥25dB
A.不用于工作能力的评估 B.具体操作时应当对眩晕与听力作综合评定 C.眩晕的评定用治疗后2年的最后半年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半年每月平均发作次数进行比较 D.如为双侧患病则应分别评定 E.用治疗前6个月内最差一次的0.25、0.5、1、2和3kHz听阈平均值减去治疗后18~24个月最差一次相应频率听阈平均值进行评定
A.突发性耳聋 B.耳硬化 C.药物性聋 D.膜迷路积水 E.听神经瘤
A.前庭神经炎 B.位置性眩晕 C.前庭神经元炎 D.迷路炎 E.突性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