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营养液未调匀 B.营养液渗透压过高 C.添加药物与营养液不相容,形成凝结块 D.药丸未研碎即注入喂养管 E.营养液过于黏稠
A.意识障碍者采取半卧位 B.4小时胃残留量>100~150ml时延迟输注 C.出现呕吐时让患者平卧位 D.出现呛咳时鼓励患者咳嗽 E.1小时胃残留量>100~150ml时延迟输注
A.更符合生理情况 B.能维护胃肠粘膜的结构 C.增强胃肠道粘膜的屏障作用 D.能减少肠道感染 E.价格低廉
A.有导管性和肠源性感染两种 B.加强局部护理可有效预防导管源性感染 C.一旦怀疑有导管源性感染,就应立即拔管 D.肠源性感染是因为肠粘膜结构和功能受损引起的 E.严格禁食是预防肠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A.必需氨基酸 B.复合氨基酸 C.脂肪 D.必需脂肪酸 E.葡萄糖
A.吞咽和咀嚼困难 B.高分解代谢状态 C.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D.意识障碍、无进食能力者 E.慢性消耗性疾病
A.能量代谢增高 B.能量代谢降低 C.蛋白质丢失增加 D.糖代谢紊乱 E.脂肪利用增加
A.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 B.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的半卧位 C.营养液量逐渐增加,3天内达到全量 D.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逐渐增至50% E.若输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减慢输注速度
即摄入的氮量少于排出的氮量。
A.脂肪超载综合征 B.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昏迷 C.肠源性感染 D.低血糖休克 E.肝胆系统损害